关于Windows系统安装与恢复、硬盘分区及数据备份等经验分享

从佬友的 Windows备份重装心得 看到了他的折腾过程,将我在里面的回帖单独拎出来,分享给大家,这算是我装机维护30年的经验分享。请各位佬批评指正。

原来的回帖:

1. 系统安装的第一原则就是将系统分区和数据分区分开。 也就是楼主提到的C:\Users目录在安装好系统之后,最好迁移到非系统盘,例如D盘。对于桌面、文档这些目录,可以直接剪切过去,有一个AppData目录,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解决(但据说有时候可能会有兼容性问题,但这都是小概率事件,一般问题不大),大部分跟用户有关的文件和程序设置都在这个目录下,把这个目录与系统盘分开,目的就是重装系统时不会影响到用户数据,至少不需要专门来花费时间备份。

2. 硬盘尽可能只分一个区。 如果配置了固态硬盘(一般容量都不会太大),不建议给固态硬盘分多个区(其实没有特殊需求,无论你硬盘多大,我都建议只分一个区。),但是只分一个区,怎么将系统分区和数据分区分开呢?将系统安装到VHD(虚拟硬盘)中。一般来说,除非你有特殊需求,否则在固态硬盘上运行在VHD里的跟运行在实际分区里的系统性能上没有差别。VHD实际上就是分区里的一个文件,但对于上面的系统来说,它其实就是一个虚拟出来的硬盘,而且,你这个硬盘还可以设置的很大,比如,设置200G(我个人一般就是不超过100G,或者更小),甚至可以设置的跟你的硬盘一样大。VHD的空间分配是动态扩展的,用多少占多少,所以不会浪费空间。如果你有强迫症,一定要将系统安装到一个独立的分区上,那么,将硬盘的数据区放在前面,将系统分区放在硬盘的最后面,假设你有一个1T的硬盘,系统区分配100G,那么就把硬盘前面的900G分一个数据区出来,最后面的100G当作系统分区。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需要挪动的数据放在前面,无损分区的时候不会挪动大量数据,节省时间并增加安全性。例如,你后面的100G空间不够用了,那就从900G的空间里再切出来一块空间,当然,那个100G的分区就最好先删除(备份后删除)。还有,假设后面的100G分区你不想要了,完全可以把100G删除,再合并到前面的900G分区上去,不会造成空间的浪费。而且,这个过程基本上不怎么浪费时间。倒腾100G的数据怎么也比倒腾900G要来得快而且安全。当然,数据安全的基本原则是良好的备份方案,重要数据还是要定期备份。 因为毕竟硬盘并不可靠,你也不知道它啥时候坏啊。

3. 系统和应用软件安装和设置好以后,及时给系统做个克隆。 如果你的系统装在vhd中,你可以直接复制这个vhd文件做一个备份。然后VHD还有差分技术,封存母系统,使用子系统,子系统坏了就重新差分一个子系统出来(我都是同时建立多个子系统)。当然,母系统的VHD该备份了还要备份。如果你的系统分区安装在单独的分区里,可以使用drive snapshot、dism++、ATI之类的克隆软件备份系统(VHD的系统跟分区的系统本质上没有区别,所以也可以这样克隆备份)。

4.你备份的数据越多,浪费的空间和时间也就越多,所以要尽量减少系统分区的大小。 怎么减小?尽可能不要把大软件安装到C盘。另外,尽量使用便携软件和绿色软件,我现在日常使用中,80%的软件实现了便携化。需要安装的也就是Office等软件。

5.特意强调一下,数据安全的基本原则是良好的备份方案,重要数据还是要定期备份。 因为毕竟硬盘并不可靠,你也不知道它啥时候坏啊。就算硬盘没坏,也有其他意外情况:例如误删除,感染病毒等。数据备份的原则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重要的数据要有两到三个备份,本机除非有两块硬盘,否则不建议本机备份。我建议移动硬盘、NAS、网盘上各备一份。敏感数据压缩加密或者VeraCrypt处理后备份。

6. 系统稳定的原则就是少装软件,尤其是垃圾国产软件(全家桶那种)。 如果一定要安装,尽可能找绿色版、修改版、去广告版。

经过以上规划和设置,基本上就很少会遇到系统故障了,遇到了大不了就是恢复一下克隆,对于VHD系统,甚至不需要恢复克隆,只需要差分一个新系统出来。

我现在无论是自己还是给人装系统,都在使用基于wimboot技术的vhd方式安装系统,我安装一个新系统,如果不算安装驱动和定制软件的时间,大部分都可以在5分钟内搞定。然后我的系统空间占用不会超过10G。

晒一下我电脑上的系统安装情况:

  1. 我电脑上安装了三个基于wimboot的vhd系统,Win10、Win11、Win8.1,以Win10为主,而这个Win10系统我从2022年3月15日安装好到现在已经稳定运行了2年多,所以系统占用空间大一些,30G,而Win11是个备用系统,就是不到11个G。

  2. 我的Win10系统目录下的文件列表如下图,其中wd3W10SLLi_TF3G.wim就是wimboot中的那个基础wim文件,W10SLLiwib00.vhd就是上文中说到的母系统vhd文件,A、B、C.VHD是三个子系统,大家可以看到,B、C两个VHD只有144KB,证明没有用过,而A.VHD 21.9G,其实就是我装好母系统以后,两年多来一直在使用这个A子系统,因为系统过于稳定,所以没有恢复过。

  3. 我的C盘空间(也就是A.VHD)的实际占用情况,表面占了22G,实际上只有11G。

  4. 我电脑上的硬盘分区:完全遵循上面说的原则,前面是一个大数据区,后面两个分区是我用来测试安装的win10和win11系统。

  5. 我的数据盘上的空间占用情况,其实这个分区里还安装了一个Windows 10。

52 Likes

Mark下,用得到时候再仔细研究下

2 Likes

这速度忒快,扛不住~
看到这些就能想起刚毕业的时候一个奔3的老古董,自己折腾装几个系统,每个分区一个记得有2000 2000pro XP 2003。那时候是真有折腾劲。

3 Likes

看的明白,但是便携版一点不好用,唉

3 Likes

我现在装机一般也是安装双系统,反正wimboot_VHD系统安装速度快,10分钟搞定。理论上我的系统硬盘不坏,系统也不会坏,但有时候总需要另一个windows进行兼容性测试之类的,所以我一般同时安装win10+win11,win10作为日常系统,win11作为测试系统。

2 Likes

确实,打开了新思路,以前确实没想过这样搞。
搞好了vmdk bak一个需要用随时可以起来一个。

可能是之前折腾的太多了,现在是硬件软件都懒得折腾了。

也不是一定要用便携版啊,便携版不好用就使用安装版。

比如我日常主要用浏览器,现在我的电脑上谷歌、火狐、Edge都是便携版(用MyChrome、MyBrowser制作的),日常使用上没感觉有啥问题。

当然,Office虽然也有很多便携精简绿色版,但还是不如安装版好用,所以Office就直接用安装版,但我会准备一个WPS的便携版作为备用。

包括我用的VMware workstation都是精简便携版。

折腾的目的就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让自己用得舒服,不要把过多时间浪费在装系统这些事情上。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式才最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功。

就像顶楼引用的那个帖子中的兄弟,这重装一个系统花费的时间都快够我装30台电脑的时间了。而我从来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收藏了,感谢大佬无私分享

1 Like

感谢分享,L站的一束光!

4 Likes

确实,折腾是为了以后少折腾。
区别就是以前工作环境那是必须折腾好,为以后省事还提高效率。
现在不搞那个行业不需要那些环境了,都是轻办公(基本都不是自己电脑),给个机器用看着不爽就更换个自己的系统,然后再优化下看着清爽高效跑起来就ok了。前后顶多也就一个小时,不折腾基本不需要装系统。

2 Likes

感谢大佬分享!

1 Like

对,折腾的原则就是减少或者避免以后折腾的时间。时间只需要花费一次。

佬的意思是除了C盘中主机的系统以外,使用VHD另外做一个系统出来,然后主用VHD中的系统吗?

2 Likes

以前经常性的就是熬夜搞系统包,只为了去网吧的时候省事,一个新网吧同批机器的话,也就半天就能让营业。
先花半个小时左右规划网络搞软路由配置网络环境。
然后server装系统配置好扔一边自动下游戏。
那边下游戏这边就收银系统和客户机搞起来。
闲暇时间就是整理那些通用配置让后面更高效,想起来那时候也算过的真充实。

1 Like

这就叫专业!

3 Likes

不,我的意思是,全部系统都安装在VHD中。没有C盘系统。

3 Likes

我以前是用一台电脑单独来跑VHD,然后通过网络方式连接到本机,只当数据盘用。没当过系统盘。

1 Like

哈哈,你原来的工作也是维护网吧啊。我昨天问了另一个哥们儿,你认识的死性不改是杭州的,而我认识的那个死性不改是广东的,两个人应该不是同一个人。

我当年折腾万能克隆,也是为了快速装机。以前装一台电脑可能需要一周的时间(包括各种软件的安装配置、系统优化),后来我们缩短到10分钟,因为万能克隆里是包括所有软件和优化的。

向您请教,如果先前没有这样的使用经验,是不是需要先设置好VHD系统,之后再将C盘原系统删除?

2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