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初入机场避坑指南

大伙帮忙看看,这个梯子贵么继续讨论
买机场不像国内电话卡买流量套餐,不是光看流量大小就可以了 :joy:
怎么总有朋友用类似“买牛肉干什么,明明我吃馒头就能吃饱,我也推荐你吃馒头”这种思维来当affman :sweat_smile:违反社区规则不说,还容易好心办坏事。

仅从机场消费者角度出发:

  1. 在机场见到SS, Trojan, VMess, VLESS, Hysteria2协议节点,都是安全的。单纯的上述协议虽然都可以被墙识别,但要么像中转机场有额外加密隧道穿墙、专线穿墙。要么像直连机场套上额外加密传输协议、流控方式和CF大善人CDN。
    总之,只要不是深信服在你家设备装后台、警察叔叔通过人口工程学精准定位,普通人放心用就行了。

  2. 回到开头“不是光看流量大小就可以了”,价格影响因素有很多。流量大小、传输线路、传输带宽、连接稳定性、落地节点、家宽节点、节点纯净度、流媒体、AI解锁情况都有影响。
    可以有个大致价格评价标准是:

    • 常见性价比SS协议中转机场基本在1元/10gb/月
    • 以顶级机场奶昔作为价格上限
    Smart Access 31 天 Smart Access 186 天 Smart Access 372 天
    2个在线设备支持 2个在线设备支持 2个在线设备支持
    赠送3天Netflix会员 赠送7天Netflix会员 赠送30天Netflix会员
    最高可达2000Mbps带宽 最高可达2000Mbps带宽 最高可达2000Mbps带宽
    共需人民币 117.46 元 共需人民币 606元 共需人民币1102.44 元
    每31天,需人民币111.87 元 每31天,需人民币101 元 每31天,需人民币91.87 元
    每月流量500G 每月流量500G 每月流量500G
    • 以一元机场作为价格下限
    12元年付 15元/季度 7元/月
    每月50G 每月4000G 8000G
    直连节点 直连节点 直连节点
    • 价格总体也呈现为一分钱一分货,一块钱三分货的趋势
    • IPLC、IEPL专线,CN2GIA、CMIN2精品直连线路,原生家宽、多地区落地、多地区中转、多线程500Mbps以上大带宽、长时间连接稳定性、是否有不限时套餐乃至Emby影视服务都是导致机场价格上涨的因素。当然如果连基础的连接稳定性也保证不了,价格自然下降。但机场毕竟是灰产,肯定有部分机场通过信息差来高价低配割韭菜,并不是说价格高就一定好。
    • 但如果affman光凭一张订阅截图,显然很没有说服力。毕竟affman吃的就是机场的返利,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机场的利益共同体。
  3. 所以怎么选购呢?

    • 推荐有识别能力的朋友,just google一下机场测速,为避免有引流嫌疑,你能看到的头三个链接,放心点开看就行。
    • 反向避坑法,我可以不知道哪个好,但我可以知道哪个比较差。常见避坑关键词有
      • x 元 y g/月(其中x<<10, y>>100,即所谓1元1000g套餐)。这类机场常用手段是当你用量达到一定阈值后,进行限速或断流,反正套餐上想写多少是我的事,能用到多少是你的事。
      • 节点全备注所谓专线,但又做不到流媒体、AI解锁。现在流媒体、AI靠DNS解锁都是标配了,在我观察里,这种情况无论高低价,都是割韭菜。
      • 节点全备注所谓专线,但tcp ping延迟,到HK > 40ms, TW > 60ms, JP > 100ms, SG > 150ms, US > 200ms,都是割韭菜。(这个标准很宽松了,西北地区测延迟除外)
      • 年付50% OFF 优惠码,明天跑路…

但这都不重要,我想说的还是不要用

“买牛肉干什么,明明我吃馒头就能吃饱,我也推荐你吃馒头”

这种不会换位思考的思维来思考问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需求。我就偶尔看看世界,那魔戒也够我用;我要24h不失联,可以得加钱。

39 Likes

前排围观支持一下

3 Likes

atomlink.net 這家不錯

2 Likes

感谢佬的指南

大体说的不错。说说自己的想法。
1.奶昔作为上限也不合适,比如你自己搞一条专线,那肯定比奶昔贵多了,但这个专线你自己用,不用跟那么多人竞技,奶昔也比不上,还是得看实际情况。
2.专线只是一段,甚至只是一小段,流媒体解锁和专线无关,只跟落地分流有关。
3.看延迟也不能判断是不是专线,比如我在北方,以深港专线和阿里云hk举例,虽然深港段内基本3ms以内,但是深圳到北京延迟就40ms+,阿里云hk到北京延迟45ms左右,实际专线延迟比直连还高。如果入口是跨运营商的专线,延迟还更高,但你能说他不是专线么。很多用隧道中转宣传专线的,其实延迟也没差太多,差距也就10ms+这样,一样能做到hk 40ms以内,但他不是专线,跟专线价格差距可大了。
4.关于测速来评判节点意义不是很大,稳定延迟低的50m口子日常体验比500m延迟高体验更高,30m都能4k流媒体,带宽高只有下载场景有用,更重要的还得延迟低。

3 Likes

只针对机场,佬,自建、拉专线不在讨论范围内 :joy:

确实,挺多只有穿墙那一小段专线,跨境线路又变成垃圾线路。但我的意思是,上专线的正经机场,一般也会把解锁做好 :joy:

确实,本意上是想着,在代理软件上测延迟是一般人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不是一个特别严谨的方法。控制变量,相同场景下,专线延迟还是比隧道中转低吧,即使亚洲节点体验差异可能不大。精品直连在这里没得比啊,毕竟再怎么专线中转,中转机转发总有性能开销。

确实,日用还是得看延迟,电脑网页稍好,手机很多即时刷新的内容差异就很明显

总而言之,佬 :+1:

1 Like

AFF规则

  • 需要明确写出被邀请方获利内容。
  • 主帖需要使用 AFF 标签。
  • 无论主帖、跟帖,需要在链接同行使用 AFF 标签(输入:#AFF)。
  • 被邀请方不得利的,视作拉人头行为,除非邀请方另行分润。

建议使用最新版本

2 Likes

讲得挺好,支持下~

其实还是一句话 体验为主吧 一切测试和宣传仅供参考 没专线之前我也觉得专线多好 但买过一些专线体验后 其实没想象中那么好 最后说一句claw yyds :rofl:

没啥大要求,ai 奈飞游戏等等的,够用就好,200左右延迟也够用。

对我来说,会刚需稳定家宽节点的

这个怎么用啊

奶昔用着还行,用了快两年了吧,也碰到过几次全部飘红的情况,不过几分钟就恢复了。

这灵车真爽!

可不 专线我都不用了 口子大还特么稳定 延迟还低

这个安全验证怎么获得呀

这段话很好,总有不了解aff或者机场的新人,看到热佬的推荐就一猛子扎进去,不说有没有得利,使用体验肯定是自己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