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尝试过多种其他英语学习方法,包括背词app(百词斩、扇贝、墨墨、多邻国)、原著学习(小说/影视/游戏),但都在使用不久后感觉到它们背后的缺点遂弃用。
在一年多前接触到anki后,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大缺点:从来不做复习规划!
于是针对这一缺点,结合其他学习方法的痛点,用python结合权威词典做了一个英语学习牌组,迭代一年多,现在正式向佬友们介绍。
传统方法的痛点:
多邻国:只适合入门
背词app:预设词库、侧重考试;学习方式以被动接收为主,侧重于记忆"词形-中文"这层对应关系,学习方式单一。把一个词的多个意思都混在一起背。
原著学习:查、记录生词太麻烦,特别是在享受作品内容本身的时候,刚开始还兴趣袅袅查词,越到后面注意力越向作品本身而非学习
此学习法的亮点:
- 词频驱动+权威词典
- 覆盖10个主流词频表,结合牛津高阶词典权威释义
- 通过AI评估词义使用频率(词义普遍性+词汇独特性)
- 一卡一义设计
- 每个词义独立成卡
- 原生例句(优先词典例句,AI补充)
- 词性标签+使用频率标签(高频/学术/日常等)
- 领域标签(商务/科技/文学等)
- 双技能分离训练
- 阅读卡:英→英理解(禁止翻译思维)
- 写作卡:中→英转化(精准用词训练)
- 动态记忆管理
- 用户自评影响SRS间隔算法
- 不要求每天都学,隔段时间再启动可能促进优化记忆曲线
- 给双技能(读、写)、不同词频难度分配不同的记忆曲线
核心学习逻辑:“高频词优先→分技能训练→最小记忆单位→主动输出验证”
牌组下载地址(需结合anki一起使用):
https://ankiweb.net/shared/info/2037155287
可能它的缺点在于"anki软件本身的门槛",但对于佬友们不是问题。同时跨过门槛后能有更高的个人定制力,比如给基础词、高频词、中频词分配不同的一天学习量。
编辑:
快速使用
- 从github下载最新版anki
- 下载牌组
- 启动anki,导入牌组
- pc端点击:左上角 - 文件 - 导入牌组
- 安卓端点击:右上角 - ⋮ - 导入牌组
- (可选)注册一个ankiweb账户,用于多端同步学习,完全免费
编辑2:
ps. 强烈建议,强烈建议
学习“阅读”卡片时,卡片会随机展示一条英文例句,但不要尝试记忆它,而是思考关键词在句中的意思。随后翻到卡片背面,对此次回答作出评价。
学习“写作”卡片时,卡片会随机展示一条中文例句,不要尝试记忆整个例句翻译,只需将中文例句粗略地翻译成英语。随后翻到卡片背面,评价对于自己对关键词的表现。
(重点是评价自己能否理解关键词在例句中发挥的作用)
anki中各评价按钮的用法
- 重来(again):回答错误。完全没头绪。
- 困难(hard): 回答正确。但绞尽脑汁;不太肯定。
- 良好(good):回答正确。但略加思索;目测是;快速推理。
- 简单(easy):回答正确。什么小学题目;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