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吃瓜吃爽了
看来就要被阳澄湖占领了
说的很现实不乱喊口号
只能二选一的时候很快就到了
真像是在玩策略游戏,我甚至曾经就这么操作过,要求中立派谴责我的敌人否则就威胁它们。
- 必须持续供养或威胁这些中立派
- 必须比敌方更有话语权,仅势均力敌不够
- 自己必须有能力在正面干赢敌人,并同时供养或威胁中立派
- 干起来中立派不会真的出手,还很有可能倒戈
老美几乎满足这一招的所有条件,北约条款还让倒戈几乎不会发生。
的确棘手啊,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因为这个太理想化,以至于几乎只能在游戏里实现。
- 贸易完全停摆
- 一方需要新的需求端
- 中转组装出口
- 全球消费潜力不可忽视
- 一方需要新的供给端
- 没有现成可替代的供给端
- 工业发展需要时间,并且不可能在萧条中发展
- 一方需要新的需求端
- 被迫站队的中立派苦美久已,而老美只想宰羊
- 欧洲一直希望独立自主
- 美无法解决其需求中由中供给的部分
- 会更加受制与美,与目标更远离
- 地缘更近的东南亚小国
- 美国拒绝了中立派的示好,执意要霸权
- 是否愿意放弃自主权,让自己随时变成战场
- 成为下一个中很吸引人,但成为下一个老墨不会
- 南美后花园
- 没有自主权,但工业能力有限
- 欧洲一直希望独立自主
- 老美自身积重难返
- 债台高筑,高关税带来经济衰退更难支付债务
- 内部意见不一致,反对这个政策的不少,只是目前川普权力太集中
- 中东问题带来的经济压力,老美的燃油产业岌岌可危
- 川普支持者几乎是关税政策的最直接受害人
总体看上去,老美是巨兽最后的挣扎,关税后面会跟着汇率,美元霸权那一套工具,几乎一定会带来全球经融危机,那将是一场长久可能达到5年左右的萧条。而内循环是唯一对抗外部危机的解,目前具备内循环能力的也只有一方。
他提到的这个大的要求几乎不会被接受,因为那将彻底让中立派和盟友,变成他的从属羔羊。
从博弈的角度看,都不从老美,迫使老美回到牌桌是对多方的最优解。
我感觉这次我们还是有点冲动了,鸥盟的决心还不够坚定,结局还不太好。
人的需求依次是:食品->初级工业产品->高精尖工业品
中国现在有一和二,美国能销售三,但目前在中国生产。哪边更能自给自足其实一目了然。
美现在放弃对其它国家其实就是给自己一个台阶。
另外我好像也没听说最近有抵制外国商品的事呀,国补的mac mini之前卖的挺火的。
应该不算是冲动。即便我们不回应或者零关税跪求,川普还是会继续加关税的。川普的理由是美国逆差大,他要消除逆差,这对于中国这种制造业大国是几乎不可能的。除非完全停止向美国出口,或者把制造业企业都卖给美国。
问题是米国能允许卖给其它国家的有哪些,除了印刷米钞进行收割之外。
好过分就会欺负我们
没有暂停,实际上保留了10%
掀桌子吧,都不要玩了
最近的形式真是和看推理小说一样,让我这个对政治经济一点都不关心的人都在跟着琢磨了,啧。
建国同志深谙撩妹之道,擅长通过推拉技巧制造情绪波动。但事物的底层逻辑始终未变,男人的底层逻辑是实力不是嘴皮,女人的底层逻辑是独立不是颜值,家庭的底层逻辑是经济不是感情。
对我也觉得奇怪,这至少说明目前双方的对抗还是可控阶段,没到发动群众的地步。虽然每天都上头条,但总体气氛祥和,所有人的讨论都有种事不关己的美。
me too
其实从中美GDP相似那里开始就不断有问题了,从数量级和经济结构就很不一样。美国绝对不可能是不需要进口的几个国家之一。他可能看到过什么数据,然后看着中国进口数据很高就觉得中国依赖而美国不依赖。那些高科技企业就不说了,难道「义乌小商品市场」就没有吗?难道汽车零件会是美国产的?况且关税也不是加给中国一个,进口法国车不还是有欧盟关税。
另外,质疑中国消费水平、尤其是奢侈品的口径也是十分罕见。
中转国家也加了,越南,墨西哥都加了,中转也不好使了
矛盾似乎不可调和,不过无论如何终究会走到谈判桌上的,否则这样下去会成为一场闹剧。
102还没找到人v我呢,就涨到113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