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了两天了 今天来一帖 认真的!
咱们接着 Qwen3讨论 这个话题聊~
https://linux.do/t/topic/620165/9?u=stellafortuna
一道简单的物理题,豆包双模式表现大不同
刚才随手问了道 超简单的物理题 —— 就是那种向心加速度化简的。
-
“思考版” AI 的表现:
- 给出了 正确且标准的回答 (我已经对照过参考答案了,稳!)
-
“不思考版” AI 的表现:
- 给出的答案嘛… 就有点 一言难尽 了。
“不思考”的错得有点离谱:
- 人话解释一下: 0.5 除以 0.2,这不就是 5 除以 2 嘛? 答案明明白白是 2.5 啊!
- 真的是想不明白它那个 12.5 是怎么“蹦”出来的…
探究 AI “死不悔改”的特性
接下来,我试着让这个“不思考版” 分析一下自己的错误原因:
- 结果更惊人了!
- 它 直接篡改题目! 编造了一个 根本不存在的 2.5 这个数据… (我甚至都不知道这玩意儿怎么算出来的,它原始答案里也没有啊!)
- 我的一个推测: 它可能是先算出了上面那个错误的式子 (得到 12.5?),然后又把这个错误结果 重新代入 了一遍? (用 2.5 再除以一次 0.2) 这一步完全是 篡改题目,强行解释!
再让“思考版”来分析分析:
- 这次换“思考版” AI 来分析 “不思考版”的错误:
- 分析结果:
- 它 倒是把正确过程又写了一遍
,也 指出了计算错误 这个点。
- 但也没能 精准分析出 原来那个“不思考版” 到底错在哪一步、为什么会那么算。 它的解释还是有点 不够到位。
- 它 倒是把正确过程又写了一遍
所以,我的推测来了 (个人观点哈):
- 固守己见? 这个 AI 在计算这个问题时 似乎有“执念”,很容易就 “卡”在错误答案 上。 就像你把正确答案摆在它面前,它也 “视而不见”,或者说,它 选择错误答案的“惯性” 太大了。 即使让它复盘,它也可能 无法跳出之前的错误逻辑。
- 参数“锁死”了? 这可能跟 随机性设置 或者 模型参数 有关。如果参数比较固定,或者随机性很低 (temperature 参数低),那它每次遇到类似计算,就 很可能“精准”复现同一个错误。 这就像陷入了一个思维定式,出不来了。它不是在“思考”,更像是在执行一个 被错误“固化”了的程序。
- “国内模型更常见”?不一定! 我之前觉得这可能是国内模型更常见的问题,现在想想 不太对。更可能是因为我们 用国内模型更多,或者某些模型 恰好在特定问题上“犯错”的概率大一点点。一旦错了,并且参数不允许它“跳出来”,那它就会 无限复现这个错误。
- 关键在于“可调性”? 国外模型可能因为 参数设置更灵活 (比如允许用户调高 temperature 增加随机性),或者 默认随机性更高,反而 “歪打正着”答对的概率 会高一些,或者至少不会每次都错得一模一样。所以,国内模型可能 最缺的是“应用版”给用户开放参数调节 的功能,让用户能根据情况“激活”一下 AI 的思路。
总而言之: 如果你发现某个 AI 总是、反复地 在同一个地方犯同样的错误,那很可能就是它的 参数或者内部状态“卡壳”了。这时候,换一个模型 (哪怕是同一个基础模型的不同版本,比如“思考版”) 可能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当然,以上都是 个人瞎琢磨,仅供参考哈!
最后,附上原题,感兴趣的佬友可以试试手:
- 看看你的 AI 会不会也“犯迷糊”~
题目本身超级超级简单!
P.S. 顺便提一句,第一题看图,那个“不思考”的豆包 连图都看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