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I 中转站解决了什么问题?
市场上有很多 AI,打开它们的官网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你可以跟 AI 模型对话,然后对话多了就会达到限额,网站弹出来一个会员,要求你付$20才能继续对话。
但是不能每个网站都充$20,这样太贵了。于是突然有一种需求,就是想付一分钱,但可以自由切换各种各样的 AI 模型。于是 AI 中转站应运而生了。他们后面接了众多的 AI 站点,你可以在里面自由地切换市面上的各种模型。
还有什么好处呢?
- 接口代理,有些国外的 AI 模型在国内无法访问,通过 AI 中转站就能访问到
- 省钱
- 自由切换模型
2中转站的各种模型是怎么来的
2.1官转
把你的输入通过他们在官网的开发者账户发送请求,然后官方返回到他们的服务器里,再返还给你,相当于代理商。
2.2逆向
通过逆向工程的方式,反向推导 AI 模型在网页端或其他应用场景中实际 API 的实现过程,从而得到的一种非官方的、与官方 API 功能相似的接口。一般会导致丟失上下文,不能调整 system prompt,参数 top p, temperature ,max token 等。
2.3邪门外道
这可就多了,有通过逆向官网的免费聊天获取的,有黑钱黑卡获取的,有通过号池获取的,甚至还有白嫖别人的等等。
具体可以参考 LinuxDo 参考
3中转站计费规则
如果各位有用中转站,大概会被其中的倍率搞得头昏脑胀。包括但不限于什么充值比例/汇率、倍率、分组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是什么意思?我一次性解释清楚。
3.1基础模型价格认知
首先我先建立一个关于模型价格的基础认知,也就是,如果你在官方(OpenAI、Claude…)那里通过正规信用卡购买 API,价格是多少,以我们常用的几种模型为例。
模型 | 输入价格 | 输出价格 |
---|---|---|
GPT-4.1 | 2 美元 | 8 美元 |
O3-mini | 1.1 美元 | 4.4 美元 |
Claude 4 sonnet | 3 美元 | 15 美元 |
Gemini 2.5 Pro | 1.25 美元 | 10 美元 |
DeepSeekV3 | 0.27 美元 | 1.1 美元 |
注意这些可都是美元计价的,如果我把它转换成人民币你们可能更加能理解价格差异。
模型 | 输入价格/1M | 输出价格/1M |
---|---|---|
GPT-4.1 | 14.4 人民币 | 57.6 人民币 |
O3-mini | 7.92 人民币 | 31.68 人民币 |
Claude 4 sonnet | 21.6 人民币 | 108 人民币 |
Gemini 2.5 Pro | 9 人民币 | 72 人民币 |
DeepSeekV3 | 1.944 人民币 | 7.92 人民币 |
这样还不是很直观,你可以统计一下你每次对话要消耗多少 token。像我每次问题大概会消耗 2000 左右的 token,这样的话大概 500 次的对话可以达到 1M,但是实际上你还要考虑对话的上下文,所以我们再减半一写,也就是 200 次对话达到 1 M。这样的话就比较直观了。
7.92 元你能跟 DeepSeekV3 对话 200 次,相对的跟 Claude 4 sonnet 对话 200 次你要花 108 元。
算这些钱有啥用呢?算一下自己是开会员便宜还是买中转站 API 便宜。如果你要大量提问,那开会员可能划算点。如果你只是偶尔问一问,那中转 API 绝对很合适。
3.2充值比例
很多 AI 中转站的充值比例都设置为1:1,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充值 1 元就能在平台里拿到 1 美元的余额? 是的
那我岂不是可以用七分之一的价格拿到这些模型? 理论上是这样。
真的吗? 假的哈哈
3.3模型标价计算规则
好了好了开个玩笑,这里跟大家说一下真的计算规则。我拿 ephone 的举个例子
先看 input $2/M, output $8/M,这是最终价格吗? 确实是,这样的标价意味着你可以以官网价格的 1/7.2 获得这些模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是 7.2:1)。
那输入倍率: 1|补全倍率:4|分组倍率:1.00 又是什么玩意? 这属于 One-API 的历史遗留问题,One-API 设计的时候就默认模型的价格是 input $2/M, output $2/M,因此如果商家想要加价或者降价的话,就可以设置倍率调整价格。但是呢,如图所示它在显示的时候就是已经乘上这些倍率的最终价格了,所以这些倍率你根本不需要关心。
3.4到底怎么算
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充值比例和模型价格,以 gpt-4.1 为例,假如中转站的充值比例是 1:1,模型标的又是官网的价格 $2 input $8 output,那就说明你能以 1/7.2 的价格拿到模型,还是挺有吸引力的。那假如它显示的价格是 $14.4 input $57.6 output,那你实付的就有官方 API 一致啦。
但是事实是这么低的价格是怎么做到的?
- 暗戳戳地多算你的 token 数量
- 给你提供低等级的或者其他便宜的模型
- 逆向拿来的模型装作官转
- 中转站运营一段时间以后直接跑路
- 搞 3 元: 1 刀,然后乱标模型价格,让你算不过来
- … 各种邪门套路
白嫖有白嫖的代价,所以如果想要最稳定的服务,你的实付价格就要接近真实的模型价格。
还是以 ephone 举例,它家的 Claude 4 sonnet
可以看到标价跟官网一样,因为充值比例是 1:1,所以实付是官网的 1/7。但是你可以看到企业通道。
有个分组倍率是 7.3,诶,好像就是人民币的汇率耶?价格也从 3->21.9 了,那就是说企业通道你付的钱是切切实实地官网 API 的价格,因此稳定性大幅增加。
部分站点会比较贴心,有以充值价格展示。这时候你会发现价格有一些变化,比如 polo 站
这里显示的就是你 200 次对话真的要花多少钱,超级便宜吧,大概也就 5 块钱。
3.5如何验证价格
中转站通常都有使用日志,记录了每次对话的过程,可以通过这里来验证你到底扣了多少钱。
3.6什么是通道/分组
各位大概也知道了获取模型的几种方法,这几种方法的成本是不一样的,于是诚实的 AI 中转站会把这几种获取方式进行分组,这里基于 ephone 站点的分组进行讨论。
可以看到有 5 个分组,这些分组的区别是什么呢?
逆向通道: 通过免费账号的池子轮询获得的模型,通常不够稳定,如果号被封完了就会停止服务。
微软通道: 通过微软服务拿到的模型,只包括 GPT 系列,比官转通道便宜 4 倍。
官转通道: 官方 API 的转发,属于正规渠道。不出问题基本与官方的稳定性一致。
企业通道: 至尊无敌通道,商家尽量保持稳定真实和可用。以下是 ephone 老板的发言。
默认分组: 没测出来什么逻辑。大概是哪个可用就用哪个吧…
可以看出,上述分组无非就是价格和稳定性的权衡,如果你想要好的稳定性选择企业分组,付最多的钱,享受最好的稳定性。如果你没钱,也可以选择逆向通道,感受时不时的卡顿和莫名其妙的失败(狗头)。需要注意的是,实际上这些通道也只是中转站老板的申明,如果它标了官转模型但实际上是逆向模型,你也是不知道滴。
4中转站推荐
好了,大概介绍完毕,以下都是我在论坛中收集的比较稳定的一些中转站,同时标了一些重要的信息,供你们选择了。
4.1官转
OAIPro API 始皇的 API 官转站点,也叫neoAPI,充值比例 8:1,模型价格就是官网标价,实付金额比官方贵一点。
OpenRouter 大名鼎鼎的 OpenRouter,只官转,大概充值比例也是 8:1,模型价格就是官网标价,实付金额比官方贵一点。
4.2逆向官转
Polo API 充值比例 1:1,Gemini 模型倍率很低,因此超级便宜。
ePhone API 充值比例 1:1,每日签到送一定的余额,因此轻度使用可以白嫖。
Chat01 积分制付费,因此我上面引入了 200 次对话的概念,它是 200 次对话/9.9 美元,其实算起来是蛮贵的,比官方的都要贵一点点。
4.3富可敌国是什么?
论坛里经常看到一个词叫“富可敌国”,是啥玩意?简单来说就是“广告专用,买了之后就能发推广”。可以参考
4.4其他方法
Gemini、Cursor 最近可以通过教育邮箱白嫖,这样也可以几乎无限量地使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