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ai开发工具全用过了,cursor/windsurf适合脚手架补全,对于大型项目理解太弱了。
aug对于大型代码仓库理解确实不错,貌似现在有点降智,着实太贵了。。。
gemini cli 目前还是很弱,只能把玩一下。。
claude code pro算是一个折中的方案,可以跨项目分析,大型项目理解力不如aug,解决bug和分析代码只会grep,经常搞错,大家有啥好的使用心得么?
使用心得就是使用Augment
至今没有使用过
不过有位开了两个max的佬应该很有心得
@Haleclipse
cursor不用了反正垃圾
claude code 没钱用搞了个代理 智谱清言很傻用不了 转发gemini失败
gemin cli 很蠢
我做了 cursor mcp 後,用了幾個禮拜
後來 Augment code 又白嫖了兩個多禮拜
前面封很兇,後面基本不封了
不過我已經改用 Claude Code Max 200 四五天了
我有三個不同的開發環境,兩個 ssh remote 的 ubuntu 和本地 windows 的 wsl
每一邊的 session 分開計算的
因為都待在家,很少開 macbook,只有躺床上才用,用量不大就不貼了
我的總用量應該也算是大大回本了
手上有三份不同工作的專案,還有自己想開發的東西
Claude code 可以很放心地進行規劃和任務
還能子任務並行處理
效率比 Augment code 高很多
錯誤率也比 Augment code 低很多
佬这用量把年费都挣回来了
專挑 opus 用賊爽
巧克力豆没那么巧
这个可以记录用多少的是什么工具呀
里面都有提到和代码哦
ccusage
ops比sonnet快五倍到达使用限制,5小时内够用吗?
佬友什么是付费计划,MAX吗?还是pro?话说team计划能用claude code吗
最近的工作日常
目前在公司主要是偏 MIS 的角色,ERP 系統是我負責開發的主力,但除了寫程式,也常處理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比如幫同事處理系統問題、搞環境、改老系統等等。
老技術的日常
我們以前的 ERP 是用 Delphi 開的,現在講出這名字通常都會被問一句:「蛤?這不是以前在用的嗎?」
的確現在很少人在用了,用過的通常都不是菜鳥了(沒說老啦,但懂的都懂 )。
開發架構更新中
現在的新專案,前後端分離,技術組合大概是:
- 前端:
React
- 後端:
Django REST Framework
- 主要場景:還是 B2B 為主,給內部或經銷商用的系統
用 AI 協助寫程式的心得
最近常用 Claude Code 來幫忙做一些事,不過效果要看是什麼類型的開發:
成效不錯的部分:
- 前端開發,像是畫畫畫面、串 API、處理表單這些,丟需求給它基本上產得很快
- DRF 串接或架 API,文件跟樣板都很齊全,改一改就能用
效果普通的部分:
- 如果是複雜的業務邏輯,Claude 常常看不懂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就算給它整段 code,它也可能會亂改或建議一些會出事的東西
所以我都是拆小塊、一段一段丟給它會比較實際
專案大小與 AI 的比例
目前開發的專案大概可以分兩種:
專案類型 | 程式碼規模 | 實際開發心得 |
---|---|---|
小型專案 | 大概 1 萬行 | 規劃好後一週就能線上,AI 出力不少 |
中型專案 | 約 10~30 萬行 | 架構要先分清楚,AI 可以 cover 六成左右,剩下比較細的邏輯還是要自己來 |
Team不能
A社这是搞什么
2倍pro的team不能用cc,然后pro可以
不知道 Pro也是好后面才支持的
实际上也就是一体验装
干活真不够
支持 Pro 一眼看出是为了配合 CC出1.0正式版 然后尝试拉新已有用户
毕竟先用了才有意愿
吸引人转MAX属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