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BC
(维ABC)
1
7月2日,社交媒体上涌现出大量关于微信AI窥探个人隐私的讨论内容。众多网友反映,在微信进行名字搜索时,微信AI会整合个人信息自动生成个人简历,且附带相关信息的官网公示引用链接。
据网友详细描述,若个人姓名曾在公众号推文中出现,该名字则会在推文中显示为蓝色超链接。用户只需点击人名,便能一键浏览微信AI生成的 “个人简介” 页面,其中还会附上所有涉及该名字的推文。
有网友建议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关闭微信的个性化推荐服务和营销推送服务。而微信支付及服务中的“个性化推荐”和“营销推送”默认开启,用户需手动关闭(路径:我→服务→钱包→消费者保护→隐私保护)。
回溯此前,2025年2月15日,部分微信用户发现,微信搜索上线“AI搜索”功能,并接入DeepSeek-R1提供的“深度思考”服务。次日,腾讯集团确认,微信搜一搜在调用混元大模型丰富AI搜索的同时,正式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彼时,微信方面明确表示,AI搜索仅整合公众号及互联网其他公开信息,不会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相关隐私信息。
11 Likes
看了一眼,赶紧去关掉了,顺便说下我发现路径实际是我→服务→钱包→客服中心→消费者保护→隐私保护→个性化推荐设置 / 营销服务设置。实在不知道微信的个性化和营销对个人有一丁点的作用,这又不是短视频平台
11 Likes
这跟个性化推荐有什么关系,AI 搜索不是引用的公众号的信息源?又不是微信聊天的数据
1 Like
ha0
(HAO)
6
算公开的“隐私”吧,只是总结推文中出现过和你重名的名字,所指向的内容。
但恰好,你的名字重名比较少,所有搜出来都是你自己,喂给AI总结而已。换言之,其他任何人都可以手动搜索自行翻阅查看。只是微信多了个总结而已罢了。
疑似标题党了…
而且你自己搜自己,肯定会基于你所在的地理位置、常看公众号,优先推荐与你有关的推文并总结,自己用自己的用户画像搜自己,总结出来的信息当然和自己最接近。其他人搜可能又是另一个人结果。
如果你是公共平台小透明,没被报道没有上过推文、没有参与推文编辑审核等可被署名的工作。完全不用担心…
即使有,也是被你相似用户画像的人搜出来,即你的同学、同事、家人等,他们大概率本来就知道你的简介。
即使不知道,如果他们想知道,前面也说了,画像相似搜出来的结果是近似的,从自己总结变为了AI总结罢了,方便了些。
因为我自己在合作新人时,如果之前不认识,就会在微信“搜一搜”搜一下,大概翻一下之前的经历。
微信“搜一搜”真的是一个奇妙的微信私域检索功能,可以尝试玩一玩
3 Likes
w00w
(夜栩)
8
感觉单纯就是名字特殊,重名的太少,导致ai总结出来的信息和名字高度重合,然后这个设置没有用
1 Like
wilile
(baijie)
9
我→服务→钱包→客服中心→消费者保护→隐私保护→个性化推荐设置 / 营销服务设置
我记得之前好像看过类似的,实际是部分公众号之类的把你部分个人信息泄露了
stcokksp
(stcokksp)
12
这也不是ai直接获得的信息,不是先被公众号在网上公开了然后ai搜集的吗?我们自己搜名字应该也能找到类似信息,ai只是搜索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