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与人生 —— 大三全栈开发在某运维公司的六个月

:railway_track: 理想的岔路口

在大学生活的尾声,每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在追问:未来会是什么模样?
我们怀抱期待,用实习的第一步来探寻答案。然而,选择不仅意味着开始,也可能是开始的结束。

2024年,我踏上了职场之路。
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三学生,我满怀热忱与憧憬。却未料到,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是一扇明亮的窗,而是步步回响的幽深迷雾。


:cyclone: 初入职场,从光环到迷茫

带着对未来的渴望,我加入了一家规模庞大的科技公司。大公司似乎是无限机遇的代名词,是每个应届生求职之路的“灯塔”。
我坚信自己可以在这里磨练积累,找到心之所向。

然而,入职后的情况与我想象的差距竟如此之大——我所加入的并非母公司核心,而是一个人力规模不大的子公司,身处M省分公司,所在团队仅有三十余人

起初,工作轻松、压力不大,似乎是份“悠然自得”的职业起点。作为职场新人的我,享受着这种舒适感,像误入梦境般欣喜。

但这梦境并未持续多久。Leader开始带领我参与公司平台项目A的开发中。
A项目是一个ToB的大型企业级项目,初看宏大而复杂,我满怀期待,以为可以真正施展所学。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 我的工作并非真正的开发,而是基于已有平台的测试与配置。
  • 平台还在研发中,交互不成熟,操作体验格外繁琐。
  • 公司采用异地协同模式,M省负责测试和配置,N省负责核心研发。

两地之间术语混乱、作息不一致,每日的线上沟通效率低下,常常在简单的讨论中消耗大把时间。
理想中光辉闪耀的职场,忽而黯淡下来,繁杂的低效沟通与机械的任务,逐渐将那股兴奋与期待消磨殆尽。


:seedling: 从随波逐流到独辟蹊径

尽管状况如此,我并不甘于沉默被动。决定寻找出路后,我开始在A项目的配置和测试过程中提出优化建议,尝试改变现状。

部分建议被采纳,并成功提升了效率。这让我重新燃起了信心,同事们开始认可我的努力。Leader甚至把一个新的小项目B交给我,让我独立负责开发和维护。
初次尝试“全栈”开发的滋味充满了新鲜感,这个项目给了我久违的创造空间。

然而,面对B项目杂乱无章的代码,我意识到重构是迫在眉睫的挑战。于是,我花费数天整理代码,并进一步提出使用低代码平台重构B项目的方案

新的方案用短短一周时间完成了原本需耗费数月的工作量,Leader对此非常满意。虽是小小的突破,但让我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也让我更坚定了自己在技术路上的追求:

我想找到更高效、更有创造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speech_balloon: 第一次关于未来的谈判

临近实习期结束,我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大的舞台。在这段日子里,虽然学到了不少,但每日反复的任务开始让我思索自己的职业规划。

于是,我向老板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承担更具挑战的职责,并获得相应的回报。老板经过评估后告诉我,我的表现可以拿到公司实习生的最高评级,对应薪资为10K
然而,这个薪资水平与我的预期相去甚远,我坦诚希望能够拿到20K的待遇。

老板虽然答应为我争取,但几天后依然无果。

于是我提出另一方案:将自己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的项目带到公司孵化,只需公司提供少量资源便可试水。然而,这一提议最终被公司领导层否决。

  • 公司定位:以运维支持为核心,研发并非重点。
  • 资源分配:缺少资源投向“风险”项目。

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公司的组织定位与个人的成长需求是两个平行的轨迹,短时间内,难以交汇


:door: 留下与离别的抉择

在一次次努力下,我逐渐意识到,这家公司并不具备我所需要的成长条件。公司氛围虽好,同事相处融洽,但对一个急切成长的新人来说,这片土地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我的需求。

内心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渴望,在心底拉扯交织——继续留在舒适之地,还是走出熟悉的环境,去寻找更加广阔的天地?

这一刻,我真正领会到“选择”的难度,但也愈发清楚,离开也许才是我最好的选择


:sunrise_over_mountains: 对环境的妥协与告别

这段实习让我体会到,个人能力与环境限制的冲突,可能是每个职场新人都需要直面的现实。

  • 大公司中的小分公司:往往被“夹缝”束缚,既不享有大公司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又不具备小公司所需的敏捷性和创新自由。

曾以为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现状,但最后发现,现实并不会因个人意志而有所迁就。这个小分公司的定位尴尬而固化,让我明白,有时候离开并不是放弃,而是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平台


:memo: 关于选择与自我认知的反思

我的第一份实习,给了我超乎预料的收获与成长。
职场并非理所当然的理想实现地,在选择前了解公司的架构、核心业务和沟通机制等因素,远比头衔名号重要。

今后,我会更加重视这种“合适”与否的判断,将精力投注于那些真正适合我成长的地方,而非大公司的光环或虚名。


:light_bulb: 给未来探索者的思考

人生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探索和试炼。

也许在每个岔路口前,我们都要经过一场内心的对话:

  • 这条路适合我吗?
  • 它会带我到理想的方向吗?

或许你正处在这样的岔路前,不妨静下心来,审视这片土地,思索它是否是你成长的土壤。

在每次选择中逐渐揭示内心真正的需求,找到最适合的前行之路。
也许,这才是成长中最珍贵的收获

40 个赞

我也有类似经历,总部与分公司,这里面存在多方的博弈,有分公司经理与总部技术经理,核心研发能力的争夺,项目部的引导,老板的倾斜。

4 个赞

佬*10086

2 个赞

实习转正10 期望20 佬是在哪个城市?

2 个赞

在天津上学,毕业了我打算回南方去 :melting_face: 深圳啊江苏浙江上海重庆四川之类的地方更适合我

3 个赞

哇!是大佬!

1 个赞

应届生期望20k真的有点夸张,感觉只有互联网头部大厂能开出来这个待遇 :saluting_face:

1 个赞

布局挺好看的,专业前端?
全干工程师?

1 个赞

佬应届比我工作两年多工资还高,哭了tieba_009

1 个赞

这哪家公司,还招人吗?

1 个赞

佬的经历已经让我开始自我反思了

1 个赞

@coffee 佬 看看你的看法

1 个赞

亚信科技实习3.2k路过tieba_009

2 个赞

写得不错,加油!

要看事实是什么,事实是公司业务得赚钱,毕竟要发工资,大多公司想的都是活下来,再考虑发展。

如果有想法,可以寻找认同的人支持和认同的平台发展,验证假设。

公司都差不多,是务实的赚钱机器。

梦想要等待机遇,也靠不断摔倒去实现。

4 个赞

亚信 是对日吗

1 个赞

对接中国移动和华为的tieba_001

2 个赞

在哪里 还招人吗

1 个赞

写的真好,但是为什么还有mygo

3 个赞

真好啊,可以沉下心来努力奋斗的人都不会太差

1 个赞

郑州,不过我快跑路了tieba_001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