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消费者是不理性的,所以小孩和女人的钱好赚。我想说,消费者其实是理性的,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广告和消费,无非是这样一个结论:消费者把自己的一部分交给公司,公司就能赚钱。
把美交给公司,公司就能持续“金钱→颜值”的流程。
把成就感交给公司,公司就能持续“金钱→胜利”的流程
把未来交给公司,公司就能持续“金钱→未来”的流程,哪怕只是一种幻想,但消费者至少因为幻想爽了,不是吗?
我们是理性的,购买总是基于一个脑海中的声音,有人说是应该,有人说是欲望,有人说是外界植入,但我说,归结起来就是“去买”。
消费者购买,其实就是生存和发展两种,生存满足了就要发展,什么是发展?基于文字与语言构建起来的一切就是发展,科技,人文,美好……我们大部分钱都花在这上面了。
要赚就赚发展的钱,所以广告是一门有一定操纵性的学问,但不完全是。因为前面也说过,消费者是理性的,你要说中他们的认同,才能即刻造成产品印象,流行文化,社会热点,普适价值,这些就是基于发展的认同。
有人认同这个,有人认同那个,如果要把大家统合起来,放在公司自己的产品上,广告就得是公因式——你的产品面向对象的个性。
有人说,广告要锚定“改变”这个核心,从一代到另一代,我不这么认为。其实广告从业者和消费者是合谋,文案策划不变的是广告的本质:人心,消费者的人心,流行文化的爽感,社会热点的参与,普适价值的臆想……消费者理性地渴求这些,所以我们得提供和包装它们,我们是端水的人。
再说回来,我们到底在赚谁的钱?懂的人?不懂的人?我的回答是,不确定,对,我推翻了自己的结论。
怎么说?世界就是随机性很大的游戏,演化到现在就是这样的社会,要参与社会就得参与经济,经济是谁在控制?是公司吗?
不,是消费者。我们是建立在消费者群体之上的楼阁,广告业就是服务业,服务消费者,服务甲方,俗的广告被人喷,喷的人有爽感,但是没有暂时提供金钱。雅的广告看不懂,懂的人有高级感,但是是一锤子买卖。
如何解决?对,就是我上面说的,想办法让消费者把他的一部分交给你:依赖造成持续支出。他的认同,他的生活,他的爱情,甚至他的人生,这些部分给你就能持续薅羊毛。
那么,有没有不依赖的赚钱方法?有,但是不在此刻,我们也是身不由己,能做的就是服务地好一些,包装地好一点,不要让你的合谋——消费者受太大的损害,所以,广告业是烂,但是又不得不需要它,而我们也回不到正反馈震荡之前了,唯一的希望是等发展到那个阶段,传播技术达到一定高度时:广告不再存在,进入更庞大的个性化时代。
3 个赞
嗯,大帅哥你说的也有道理,我的这些文字将来也会被我否定,所以并不是一定正确的,换句话说,我不同意你前半部分的同意
hhh,好吧,主要是说极端点,文章就是排泄物,图一乐就行,重要的是文章之后:不是发表与讨论,而是另一篇文章,有句话说的好:
拉屎,为了下一次拉坨大的 (b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