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使用 AI 恐损职业声誉,多项实验印证社会偏见

杜克大学研究显示,职场中使用AI工具(如ChatGPT、Claude、Gemini等)的员工可能面临能力与动机的双重负面评价。超4400名参与者的四项实验表明,同事及经理普遍认为AI使用者更“懒惰”、“不称职”且更易“被取代”。此偏见跨越年龄、性别与职业,成为普遍社会污名。

研究指出,非AI使用管理者更倾向拒绝录用频繁使用AI的候选人,而那些本身频繁使用AI的管理者,则更倾向接纳AI用户。当AI应用与任务高度相关时,负面评价才会显著减弱。历史类比显示,从书写术到计算器,劳动节约工具常引发类似质疑。

此外,AI虽提升效率,但8.4%员工因质检AI输出等新增任务反而增负。世界经济论坛预测,至2030年AI将净增7800万岗位,但职场中“秘密半机械人”(私下用AI者)与监管矛盾凸显。

https://www.pnas.org/doi/suppl/10.1073/pnas.2426766122

15 Likes

有工具就用

3 Likes

等这些有偏见的人被淘汰就好了,很快的

18 Likes

ai只是工具

2 Likes

这可真是可笑~ :bili_117:
为什么不去问问 AI 的看法呢~ :bili_117:

1 Like

有一种即视感

只是这些老登不会使用AI的遮羞布罢了:tieba_067:

2 Likes

拥抱变化

啊不是?

1 Like

工具而已,偏见都出来了?

1 Like

劳动者的心智负担,只会在AIGC这个过渡阶段才会有所减少。

如果是成为了“常识”,也就是大家都在用,那任务量就不再像以前那样了。

1 Like

把"AI"换成织布机,蒸汽机,火车,汽车,飞机,运载火箭,收音机,电话机,智能手机,活字印刷术,打字机,复印机,打印机……年代换成相应年代,都是成立的吧佬友?

4 Likes

虽然ai发展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之前的成果影响面没有那么广,ai真正开始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应该还要算到chatgpt这一批大模型头上,满打满算至今也不到两年,即使国内年初也有deepseek r1这样的产品爆火,但大部分人的认知中ai也只是个聊天工具,好像跟十几年前的会说话的汤姆猫没什么区别。aigc有时候也会被人怀疑其意义和价值,比如部分画师称aigc的图片为‘尸块’,其实都是社会偏见的一个侧面。

2 Likes

画师称为尸块这个可能还真不是偏见。因为很多模型是用画师不允许用于AI训练的画来训练的,因为缺乏监管,所以画师敌视这种模型很正常。

就像马斯克的xAI,如果想要拿你的数据拿来训练,是实际上给出了好处的,每月150$的免费额度,很多模型直接偷一些著名画师的图拿来练模型的行为太常见了。

1 Like

使用纺织机织布看起来更没有技术含量,远不如人工手织的有灵魂 (?)

用手挖矿的人歧视用稿子挖矿的人,本质只是个工具而已,看如何使用

1 Like

卢德主义不会有出路

文本数据集难道就是获得了发布者授权的吗,我敢说所有的AI厂家收集数据集的时候都没有为作者提供一分钱

1 Like

有区别的,文本数据大都是生产于AI“爆火”之前,大多数人并不会专门回去写一个“禁止使用”的声明,但是绘画相关的显然很多是明知故犯,即便在很多画师发布了“禁止将本人作品用于AI训练”后,仍然有很多人利用AI训练追溯困难,完全无视声明来进行训练,性质完全不一样。不能说AI对大多数人产生了正面、积极的影响,就默认画师的权利被侵害是”正当的“,是画师的”偏见“,这属于是倒果为因了。

人和动物的差距就是人会创造工具并且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