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提到多读书提升认知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要『知行合一」。
“知”的部分,我既往发过一些思考在L站(详见我发在“扬帆起航”的主题帖)。
现在到了“行”的部分。发现一个问题,在写具体事情的时候,多少都需要披露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因此直接发在L站,觉得有些不妥。再加之我个人对「私域」未来发展的一些判断,思来想去,还是在“小报童”开了一个心知实验室的专栏。
我其实挺怕佬友们说我割韭菜的:一个月几块钱就得了这坏名声,怎么想都亏的慌。
但正如专栏名称所含的“实验”之意,还是鼓起勇气,尝试着发出来。因为不发出来,这个“行”(“心”通“行”)”就无法落地,也就完不成实验。
是什么实验?
我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近几年(主要是芯片卡脖子之后),是以“新型举国体制”的力度来支持科技创新的,文科商科专业相对落寞了。这个时期接受教育的孩子们就容易缺少对社会、对人性的感知(除非家里特别引导)。换一个角度看:你只需要做蛋糕,分蛋糕的事就不要参与了。
千年前,孟子就曾曰过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L站是一个非常技术向的论坛,有很多技术大佬,无偿奉献,也教给大家各种方法,带给大家很多福利。
我就是想着,以佬友们为研究对象,看大概会有多少人会考虑,了解一点人文社科上的思考和认知。—— 在之前我发的论坛主题帖里,已得到一些验证。现在想进一步看“付费意愿”。
我们有一个假设:(中年)男人的钱最难赚,但(中年)男人最愿意为认知买单。
区别于学校的经济学教材和市面上的图书,我主要基于自己多年在国企、金融行业的学习和了解,分享具体决策中的 思考逻辑
,秉承的还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态度。
我不是大佬,距离智库还遥远的很,我能拿出来的最唬人的title,曾任省属国企集团评标专家(又不是领导,没P用)。现早已请辞,投身科技成果转化去啦~
我与“linux” “C”的缘分倒是不浅
04年学谭浩强,07年高考前收到了挪威寄过来的ubuntu光盘,分给了同班同学,报了他给我Gmail邀请码的恩!
可惜他变枫叶国人了,还娶了台湾妹子。这又是另一个故事啦。
故事就先讲到这里,来点实在的。
佬友五折优惠,双11前有效,点此领取,优惠后相当于3.1元/月。 感谢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