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论语》-学而篇·章二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自解:
学而章二这里的核心论述的是德行仁孝,但是要辩证的说明下讲述的我们要追求的不是愚忠和愚孝,言听计从是不对的。很多时候,我们理解父母,兄长,但是在理解他们的同时,我们其实还是更像遵循当下的本心。虽然有时候,往往在相互平衡中,势必会有各自对应的退让,但是对于此类有违本心,或感不适的,多是需要出来触犯的,因为沉默无言,只会离本心越来越远,从而本身的麻木感会越来越深。

所以,我觉得这里说的核心点的"仁道",其实还是相互的,只有相互理解以及开明,我们有权去决定我们自己的人生,在非干涉人生的基础上,不违背本心的前提下,达到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尊重上级。

毕竟人终究大多还是为自己而活着的,当然这个是小格局下,小格局下大多都是先己后人(基于同等竞争环境下),毕竟“穷则独善其身,善小可为”,在大格局下,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们是为了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未来而活着的,只有一个个"仁"人,才能铸就伟大的"仁"道之国。

记甲辰年(龙年)戊辰月壬戌日

11 个赞

自解都是拙见,欢迎讨论补充。后续学而篇的其他会有缘接着更新

1 个赞

感谢分享

3 个赞

格局大了!佬!

1 个赞

儒家的修齐治平之道,其实从长远来看还是很成功的。但一切都从修身开始呀,无论是仁义礼孝悌,还是三纲五常什么的,都在要求自己呢

1 个赞

佩服大骚人!!!

来学习

hhh是的,毕竟论治守天下,儒家是最合适的。不过相对于修身,我其实更推崇先修心修性再修身,毕竟对于修身本身而言,在修身的基本上,还得是本心善正,修身于外,修心于内。内外兼修,表里相辅,天下大同。

1 个赞

好耶,不过您更支持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讲实话,我从身边经验来看,包括自己也是在小县城长大的,我更支持性恶论,我认为一个人要通过不断的后天学习教育,亦或是身边人潜移默化的慢慢影响,才更容易有美好的品质,或许也可以说是“心性”?所以我认为,一个人一定要多汲取“高质量”的知识,活到老学到老嘛

楼主说的很好,我来补充一些背景。

相对与孔子的其他弟子,有若(有子)在史记中的记载较少。

《史记》原文

有若少孔子四十三岁。有若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因:亲,亲近。】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问夫子何以知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参考翻译

有若比孔子小四十三岁。有若说:“礼的应用,以恰到好处最为可贵。在已故君王的治国之道中,这是其中最高明的地方。但无论大事小事都照这条原则办理,有时也有行不通的地方;只知道和谐的重要而一味地追求和谐,而不用礼去节制它,也是行不通的。”有若又说:“遵守信约要符合道义,这样说出的话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恭敬要符合礼仪,这样才能避免耻辱;有仰仗而没有失去自己的亲族,也就值得尊崇了。”

孔子死后,学生们都很怀念他,因为有若长得像孔子,学生们共同拥戴他为老师,如同孔子在世时那样对待他。有一天,学生们提出疑问说:“从前孔夫子在出行时,让学生们带上雨具,不久果真下雨了。学生们问道:‘先生是依据什么得知会下雨的?’先生说:‘《诗》上不是这样说吗?“月亮靠近毕宿,接着就会下大雨了。”昨天晚上月亮不就是停留在毕宿的位置上吗?’有一天,月亮停留在毕宿,结果没有下雨。商瞿的年纪很大了但仍然没有孩子,他的母亲要为他另娶妻室。孔子派商瞿前往齐国去,商瞿的母亲向孔子请求暂时不要派商瞿去齐国。孔子说:‘不用担心,商瞿四十岁后会有五个儿子。’后来果然如此。请问先生依据什么知道会这样?”有若沉默着,无话可答。学生们起来说:“有先生,您躲开点吧,这个位置不是您能坐的!”

有若因为外貌神似被推为老师,又因为没回答上问题而被赶下台(儒分为八也没有他的份,可能水平确实不太行),这正是所谓的“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1 个赞

支持支持,毕竟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性恶”和“性善”硬要选一个,还是选"性恶"吧,毕竟所谓的人其实还是由兽进化而来的,如果基于无束缚的前提下,其"兽"性在当下环境应该算是"恶",即便"恶小",那依旧还是"恶",因为有道德约束,人才具有其"人"性。其实说实话,善恶的区别,也是基于道德约束来划分的,有违法,有违德,即违善

1 个赞

感谢佬的补充 :smile:

1 个赞

感谢分享

还解读了啊,文人墨客

感谢分享,学习了。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