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心智》读书划线

《打开心智》读书划线

哈哈,没想到L站还有这个板块,今天选一本今年看的一本书的分享给大家,可能有点长,因为是把我微信读书的划线和评论都批量导出来了

这本书可以说是典型的一本“自我提升”类型的书,可以让你对自我的认知和掌控(没错,真正掌控自我是一件难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类似的书还有《认知觉醒》,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分享给大家。

如果你对这类书感兴趣,可以亲自去看看,说不定作者的一些观点对你会比较受用,甚至重塑你思考这个世界的方法。

这种小册子看的很快,花不了多少时间。虽然花时间进行非碎片化的阅读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品了

PS: Markdown导出使用了Obsidian的微信读书插件。有佬友反馈看起来很繁杂,改了一下模板。


元数据

打开心智

  • 打开心智|200
  • 书名: 打开心智
  • 作者: 李睿秋
  • 简介: 心智,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集合,决定了人的信念、思考和行动。成长的本质,就是不断用新的认知打破旧的认知,重塑自己的心智模式。深度思考践行者李睿秋,带你探索心智的底层原理,搭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成长系统,提供情绪、自驱、行动、学习、思考、创造六个方面的提升路径,从而获得更明晰的头脑,更平静的心态和更有主动权的人生——停止精神内耗,应对生活的不确定性和疲惫。走出信息茧房,拥有自主学习力。把自律变成自驱。果断行动,摆脱懒惰、畏难和拖延。构建知识地图,打造终身受用的学习系统。找到个人兴趣所在与立身之本。
  • 出版时间 2022-09-01 00:00:00
  • ISBN: 9787521746488
  • 分类: 个人成长-认知思维
  •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高亮划线

封面

版权信息

自序 打开心智,重塑自我

  • :pushpin: 心智是什么?如果说大脑是我们思考的硬件,那么心智就是思考的软件。

  • :pushpin: 简单来说,心智既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表征,也是我们一切思维模式的集合。它决定了人理解外界信息的方式,也决定了人按照什么样的信念和原则去行事。

  • :pushpin: 一方面,一旦理解了许多行为和表现的内在原理和逻辑,明白它们都是有迹可循的,就会更容易接纳自己,发现“原来自己并没有那么糟”,从而能够更从容地寻求成长。

  • :pushpin: 另一方面,对心智模式的剖析,可以把许多以往模模糊糊感觉到、但无法表达出来的想法系统化,把许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方法串起来,形成一张网。

  • :pushpin: 能否更透彻地理解大脑和心智,决定了你如何看待外部世界,也决定了你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

  • :pushpin: 我们可能无法预测未来,但可以决定如何应对挑战。我们可能无法掌控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但可以把握确定的内在世界。

使用指南 关于本书的答疑通道

第一章 大脑的底层原理:心智模式四大支柱

节能:为了不思考,人类什么都做得出来

  • :pushpin: 节能:为了不思考,人类什么都做得出来

  • :pushpin: 大脑最基本的原理,是节能。

  • :pushpin: 有一句话说:我们为了不思考,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这句话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对大脑来说,复杂的思考是一件非常低效的事情:在同样的时间内,消耗同样的资源,我们能做的事情减少了。这就意味着,我们对能量和资源的使用不够经济。

  • :pushpin: 大脑仅占我们体重的2%,但它消耗的能量达到了我们全天耗能的20%。这些能量都用来完善我们的预测模型。

  • :pushpin: 这个原理可以解释我们生活中许许多多现象,比如“刻板印象”。

  • :pushpin: 因此,大脑就走了捷径:它从我们关于各种各样人群的“数据库”之中,抽象出一个个模糊的模式,再把这些模式应用在陌生人身上。虽然这样会降低准确性,但比起对每个人进行全面考察,这样做会省力得多。

  • :pushpin: 当我们接收一个观点时,如果配上一张无关的图片,或者作者的名字非常简单好记,又或者字体非常清晰、舒适,这些看起来完全无关紧要的细节,都能有效提高我们对这个观点的接受程度和信任程度。原因只在于它们提高了这个观点的认知流畅性,使它加工起来更省力。

  • :pushpin: 这也正是谣言的魔力所在。为什么谣言总是很容易传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谣言往往都非常简洁、武断、斩钉截铁,因此会天然地受到大脑的青睐。

  • :pushpin: 因此,当我们做出决策的时候,要特别留意去克服自己运用系统一的天性。

稳定:拖累成长脚步的元凶

  • :pushpin: “我想出了一套规则,这套规则适用于我们对科技的反应:1.你出生时已经存在的科技都普通而平常,是世界运转秩序的天然组成部分。2.你十五岁到三十五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令人兴奋的革命性产物,说不定你以后能以此为业。3.在你三十五岁以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秩序的。”

  • :pushpin: 确定性:大脑希望未来是可以根据过往的经验进行预测的,尽量减少模糊和不确定。一致性:大脑希望接收的信息跟内在的心智模型是一致的,尽量减少矛盾和冲突。适应性:大脑希望我们的生活模式是稳定不变的,一旦发生变化,它就想尽量恢复原状。

  • :pushpin: 神话的本质是原始人类对于“未知”的一种解释和幻想,是一种试图把“未知”转化为“可知”和“已知”的尝试。

  • :pushpin: 进一步,他们还发展出了仪式:求雨、祈福、治疗……如果说拟人化神话是一种对世界的解释,那么仪式就是一种企图去干预和影响世界的努力。它是在“可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去追求“可控”。

  • :pushpin: 像这些神话、宗教和信仰,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理:把“未知”转化为“可知”,甚至追求一定程度上的“可控”。因为大脑最害怕的敌人就是未知,也就是不确定性。

  • :pushpin: 在焦虑的驱使下,我们常常会做出一些没有意义的行为,比如在脑海中反刍自己的担忧、反复去确认有没有新消息……这些行为,其实就是大脑对于不确定性的一种反抗:它企图通过行动让我们感到,我们是“有事可做”的,是可以去干预和控制的。

  • :pushpin: 我们每天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摄入海量信息,而这些信息绝大部分都是有偏向的。于是,它们就会累积在我们的心智中,形成我们先入为主的观点。久而久之,大脑就会认为,这些观点是我们的真实想法,这就是“预设立场”。

  • :pushpin: 1.预设立场:我们的行为和认知往往会为我们预设下一个个立场,让我们带着立场去获取信息;2.证实偏见:在预设立场的基础上,我们会更容易接受跟立场一致的信息,忽略不一致的信息,从而强化我们的立场;3.合理化:一旦我们接触到不一致的信息,我们也会倾向于把它往一致的方向解释,尽可能强化我们的立场。

  • :pushpin: 对大脑来说,承认“我错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只要不是非常紧迫、无可辩驳的情况,大脑会尽一切努力避免这个结果。

  • :pushpin: 优质的睡眠是什么样的呢?我把它总结为三点,分别是“好、长、稳”。睡眠质量要好,不要受到外在干扰;睡眠时间要长,能够保证每晚7.5小时(约5个周期)的睡眠时间;每一天都在一个固定的、适合自己的时间睡觉与醒来,最好不要去打乱它。

  • :pushpin: 最需要避免的是紊乱的作息。今天夜里12点睡,明天夜里2点睡,后天夜里11点睡……偶尔几次,大脑可以调整过来;但长此以往,就会使大脑陷入困惑,会以为我们长期处于“异常状态”之中,从而产生慢性压力,使人变得状态低落,产生各种不良后果。

  • :pushpin: 。要想养成良好的习惯,改掉自己的坏毛病,绝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因为那相当于在跟大脑的适应性做斗争,注定是徒劳无功的。你要做的是通过缓慢的、日复一日地微调,去改变自己的基线,让大脑一步步适应新的模式,用它去代替旧的常态。

  • :pushpin: 大脑认知的改变不是突变,而是渐变。就像种下一颗种子,悉心照料,等待它慢慢成长。

预测:喂给大脑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

  • :pushpin: 每当有人问我:觉得自己的脑子像生锈了一样转不动,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我都会给一个简单的建议:试着去读一些复杂的、需要动脑的文章或书籍,从你只能勉强理解的难度开始。

  • :pushpin: 这样做的目的不在于从其中获得启发,而在于锻炼我们的大脑,让它逐渐习惯这种需要动脑的模式,进而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大脑能够快速运转起来。

  • :pushpin: 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大脑稍微遇到一些问题就容易“宕机”,碰到一些复杂的信息就读不进去,那很可能意味着你在“简单模式”里生活得太久,大脑已经习惯了这种毫不费力的情况,因此对“费力”这件事非常排斥。

  • :pushpin: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一切行为和信息输入都是在训练大脑。你希望你的大脑变成什么样子,就可以往对应的方向训练它。

  • :pushpin: 答案是,我们之所以排斥无聊,正是因为大脑根据整个进化史以及我们的生活经验,形成了一种心智模型:一成不变的生活是不好的,不利于我们的生存。

  • :pushpin: 换言之,大脑对环境的预测是生活的环境不会完全符合预测,这其中必须有一部分是不符合预测的。因此,如果一切符合预测,大脑反而会觉得不舒服,因为这违背了更高层级的预测。

  • :pushpin: 当我们对新知识进行测试的错误率在15%左右时,我们的学习效率是最佳的。

反馈:让你停不下来的甜蜜陷阱

  • :pushpin: 这可能是困扰大多数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大脑会这么渴求即时反馈,以至于无法忍受长期的付出?这就涉及大脑第四个非常重要的底层原理:多巴胺的学习和强化机制。

  • :pushpin: 综上所述,多巴胺的作用是在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帮我们找到那些对生存有利的行为,然后给它们打上一个标记,让我们拥有更强的动力去做它们,从而能够更好地“趋利”,摄取到更多的能量和竞争优势。

  • :pushpin: 我们可以把大脑的奖励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快感,也就是快乐、开心和愉悦感;另一部分是动机,也就是让我们“更加想要做某件事”的冲动。这两者经常同时出现,但它们其实是不同的。举个例子,我花了几个小时写了一篇文章,非常开心,但同时也觉得很累,不想再写了,这就是一个高快感、低动机的例子。

  • :pushpin: 1.多巴胺调控的是动机,而非快乐。2.当我们获得正反馈时,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从而激活奖赏回路,激发我们的动机。3.在奖赏回路中,多巴胺的浓度越高,我们的动机也就越强。4.快乐由享乐热点调控,受另一套机制影响,跟多巴胺无关。

  • :pushpin: 随着我们进入现代社会,一种新的现象诞生了。在商品社会中,卖方为了把我们绑定在他们的产品上,成为他们的用户和消费者,开始针对性地操纵我们的奖赏回路。他们会精心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信息甜点”。它们往往无须费脑,不断为大脑带来新鲜刺激,激活奖赏回路,让人欲罢不能。各种不费脑子的信息,图文并茂的内容产品,感官轰炸的短视频、娱乐节目,耸人听闻的八卦资讯都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 :pushpin: “上瘾”就是一个典型的高动机低快感的现象。

  • :pushpin: 一旦我们习惯了这种“不劳而获”的多巴胺获取模式,就更加难以适应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取多巴胺的模式了。因为相比之下,后者能够为我们提供的奖励变得更少,能够激发的多巴胺浓度也相对来说变低了。

  • :pushpin: 一边是你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获得稳定的多巴胺,另一边是你必须先付出努力,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获得的并不确定的多巴胺,大脑自然会更倾向于选择前者。

  • :pushpin: 多巴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叫作“奖赏预测误差效应”。它指的是刺激多巴胺分泌的并不是我们得到的结果本身,而是结果跟期望之间的差距。

  • :pushpin: 一个良性的成长过程是什么呢?是先给自己设置一个小目标,通过行动去完成它,获得奖励;然后再稍微提高目标,让自己付出更多的行动去攻克它……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获得成长。

  • :pushpin: 通过这种方式,一步步地积累内驱力和成就感,慢慢地,让自己积累更多的自信和动力,能够追求更长远的目标,应对更复杂的困难。

  • :pushpin: 在这一章中,我们讨论了大脑的四种基本原理。

  • :pushpin: 第一种:节能。它是大脑运作的最基本原理。大脑总会倾向于走捷径、抄近道,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行动,以节省更多的能量和资源,确保我们能更好地趋利避害。第二种:稳定。它是大脑的定位系统。大脑总会倾向于维持现状,希望一切是确定的、已知的、可控的,这样才能获得安全感,维护现有的心智秩序。第三种:预测。它是大脑的导航系统。大脑每时每刻都在完善自己,我们的一切信息输入和行动输出,都是对它的一种训练,把它往对应的方向一步步推动。第四种:反馈。它是大脑的动力系统。大脑以完成任务、获得奖励的方式来强化我们的行动,为我们提供动力,让我们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应当做的。这四条基本原理,彼此组合,可以演绎出非常复杂的规则。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大脑的种种规律,都可以归结到这四点。

第二章 掌控情绪:如何与情绪做朋友

情绪的本质:大脑预装的报警器

  • :pushpin: 情绪的本质是什么?从进化的角度讲,情绪相当于大脑的一个报警器。它不间断地扫描着周围的环境,一旦监测到环境中存在异常信息,就会立即给身体发送信号,让身体切换到对应的状态。

  • :pushpin: 可以说,情绪与理性走的是两条不同的通道。只有这样,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情绪才能立即掌控主导权,调动整个身体的系统,迅速切换到对应状态,不浪费一秒钟。

  • :pushpin: 表示它对我们是否有益,另一个维度表示它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测、是否可控,通过两条坐标轴形成四个象限,所有的情绪都可以表示在这四个象限上。

愤怒、恐惧、焦虑,它们来自哪里

  • :pushpin: 实际上,许多研究发现:那些行动力比较弱,遇事习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人,杏仁核的体积往往较大,活动也较为活跃。这就导致他们遇到问题时,总会下意识地夸大风险和后果,自己把自己吓倒,以致寸步难进。

  • :pushpin: 它产生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趋利避害,大脑被塑造得对危险远远比对收益更敏感。哪怕是好坏参半的结果,大脑也会自动对坏结果赋予更高的权重,更加谨慎地对待。

  • :pushpin: 对此,一个方法是不要停留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模式里,而是多走出去,获取更丰富的经历。新鲜的场景和经历是激活前额叶的有效方式,可以强化大脑做出判断和计划的能力;另一个方法是多去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这同样可以激活前额叶,锻炼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

掌控情绪的四种武器

  • :pushpin: 要想克服情绪的困扰,首先要理解一点:情绪并不是事实。

  • :pushpin: 1.把情绪当成一个顾问,它总是兢兢业业地搜集周围的信息,时刻准备向你提出警告。

七个日常练习,提高情绪免疫力

  • :pushpin: 每天选择一个时间段,安排大约15~30分钟来处理一切令你焦虑的问题。这个时间段就是你的“焦虑箱”。

  • :pushpin: 想办法为自己找到一个心灵的“后花园”。也就是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把它作为一种休息和放松的方式。这个爱好最好是你感兴趣,愿意投入时间去动手创作的。要与主业区分开来,同时也是你做得不错的。满足越多条件越好。

  • :pushpin: 如果你喜欢钻研工具和工作流,不妨动手学一下编程,给自己写一些插件或脚本;

  • :pushpin: 如果你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侵扰,那最需要避免的就是熬夜。

第三章 自我驱动:如何长期坚持做一件事

做不到自律?这不是你的问题

  • :pushpin: 1.意志力是一种心理资源,你每使用一点,它就会消耗一点;2.它的生理基础是糖分,喝一杯加了糖的柠檬水,就能快速有效补充意志力;3.它就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锻炼来加强。经常训练它,就可以提高你的意志力。

意志力真的存在吗?

  • :pushpin: 也就是说:只要你相信意志力是无限的,那么对你而言,意志力就是无限的。

  • :pushpin: 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因为意志力的耗竭让我们感到疲惫,而是因为我们认为“意志力即将耗尽”从而感到疲惫。

  • :pushpin: 重点不是我们实际还有多少意志力,而是大脑对这一点的预测。正是因为大脑预测自己还有意志力,才不会表现出“自我损耗”。

系统优化法:把自律变成自驱

  • :pushpin: 一件事情,我们不愿意做,无非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是动力不够,要么是阻力太强。

  • :pushpin: 比如,如何才能长时间学习?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将学习和愉悦感链接起来。而不是靠意志力去驱动。

  • :pushpin: 我读一本书的时候,绝不会持有“我要把这本书读完”的任务心态,而是想着“我有一个问题,这本书能解答我的疑惑”。

  • :pushpin: 阻力又有哪些呢?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缺乏意志力”的状态?是什么因素在阻碍着我们去改变?答案是:大脑的惯性。

  • :pushpin: 归根结底,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是我们身边围绕着太多服务与产品,它们被设计出来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变懒”。

  • :pushpin: 我们不需要任何努力,就可以随时随地满足需求和欲望,从而不断强化大脑的原始需求:保持现状,待着别动。

  • :pushpin: 实际上,绝大多数成功的创业都不是这样开始的。大多数创业模式是一个人先发现了某个需求,自己想办法去满足它。挣到第一桶金之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去扩充团队,引进资源。

  • :pushpin: 简而言之:一家公司,很多时候并不是从零开始、凭空出现的,而是先有一个极其简单的系统,已经开始运转了,再在它的基础上不断去完善、改进。因此好的公司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优化”出来的。

  • :pushpin: 系统论中有一条很经典的原则,叫作盖尔定律(Gall’s Law)。它讲的是同样的道理:一个运转正常的复杂系统,总是从一个运转正常的简单系统演化而来,反之亦然。一个从零开始设计的复杂系统很难发挥作用,你必须从一个简单且可行的系统开始构建。

  • :pushpin: 真正有效的改变是渐变,而非突变,是当你回顾过去时,连自己也感到惊讶:我过去怎么会是这个样子?一切改变就发生在不知不觉间。

  • :pushpin: 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把自己看作一个系统,把你身上的每一个特征、因素、性格,都看作构成这个系统的有机要素。

  • :pushpin: 不要急于给自己定下“每天要如何如何”“要在3个月内如何如何”之类仅关注结果的计划——这些计划基本都是很难实现的。你需要考虑的只有一个问题:如果把所有的改变简化成一件事,这件事可以是什么?

  • :pushpin: 下面,我用两个具体例子,来展示系统优化法的应用。

先看第一个例子:读书。

一般来说,读书计划可能是这样制订的:我今年要读多少本书,要写多少页笔记,要输出多少篇文章,每天要读多少小时的书才算完成任务……这样制订并非不好,但停留在对数量的追逐上,其实意义不大。

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首先,你要设计一个框架,明确自己想要的理想结果。比如:为什么想要去读书?想了解的领域和主题是什么?想通过这段时间的读书,弄懂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

然后,动手设计一个最简单的阅读系统,从最小的行动开始,让自己先读起来。比如先试一试,每天下班后读20分钟的书,同时做一些简单的关键词笔记,不用追求详细、严谨,就这样先尝试一周,看看效果。

一周后,对这种阅读学习方式进行复盘和检查。

这一周,我读了哪些内容,做了哪些笔记?

这些内容我真的吃透了吗?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我去思考吗?

  • :pushpin: 一般来说,读书计划可能是这样制订的:我今年要读多少本书,要写多少页笔记,要输出多少篇文章,每天要读多少小时的书才算完成任务……这样制订并非不好,但停留在对数量的追逐上,其实意义不大。

  • :pushpin: 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首先,你要设计一个框架,明确自己想要的理想结果。比如:为什么想要去读书?想了解的领域和主题是什么?想通过这段时间的读书,弄懂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

  • :pushpin: 所以,好的习惯一定不是凭空生成、刻意坚持的。而是先采取最小的必要性步骤,整体地改善自己的行为模式,等到大脑适应了,再推动一步,进一步改善,再适应……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接近自己想要的结果。

避免“计数器陷阱”

  • :pushpin: 量化目标,实质上是一种“降维”的做法。它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把问题简单化、平面化,让你产生了一种“解决问题”的错觉。

  • :pushpin: 每件事都是有多个衡量标准的。而当你把其中某个标准强调、凸显出来时,就很容易忽略其他的标准。从而把一个完整的“体”,简化成只剩一个“面”。

  • :pushpin: 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就会很容易出现下列现象。把“更健康的体态”简化成“我要减重30斤”,结果辛辛苦苦通过运动和节食降低了体重,但生活习惯没有真正改变,没过多久就又反弹了回去;把“掌握英语”简化成“每天背10个单词”,结果辛辛苦苦背了几千个单词,但仍然记不住、用不上,没办法把它们真正用到现实生活中;把“拓展知识面”简化成“每年读50本书”,结果一年下来,书单有浩浩荡荡一列,但问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提升?则是脑子里一片空白,付之阙如……

  • :pushpin: 真正重要的、关键的、有价值的东西,是读书时思考和咀嚼的过程,这才是你从“读书”这件事里面能得到收获的关键。但它就在你赶进度的时候,被抛诸脑后了。

  • :pushpin: 同样,“如何每天多读一点书”,这是重点吗?不是的。它背后的系统是:你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基于这个知识体系,发现兴趣所在、找到阅读的方向和需求,再基于这个需求,去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阅读,获取知识,进而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 :pushpin: 这就是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一个问题的出现,其根源往往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背后所存在的系统。它往往只是这个系统的一种表现,我们要做的,是去优化这个系统,从根源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着眼于问题的表象。

  • :pushpin: 所以,如同前文所说,我们必须从最基础的行动开始改变,尽可能减少大脑的抗拒和阻力,减少对其他活动的扰动,见缝插针,把这个新的习惯“插入”到日程里面。

  • :pushpin: 记录之后你可能会发现:通过砍掉一些不必要的活动(比如在网上“闲逛”),可以在晚上腾出20分钟。那么,不妨先从这20分钟开始,用读书来替代旧习惯,用便利贴等方式提醒自己:一打开App,准备刷手机,就先拿起书看一会。

  • :pushpin: 看书的行为甚至不需要完全覆盖这20分钟。你可以只看10分钟的书,随便翻两页也行,然后继续上网。慢慢地,让自己适应10分钟的阅读,然后再试着延长到15分钟、20分钟……

  • :pushpin: 慢慢摸索、尝试,直到你发现自己好像已经习惯这种模式。每天到了点,不需要刻意想就可以拿起书,随意看上那么几页。

  • :pushpin: 用舒适的方式去行动,让改变慢慢发生。

第四章 果断行动:如何摆脱懒惰、拖延和畏难

三分钟热度?蚕食行动力的四个原因

  • :pushpin: 道理都懂,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 :pushpin: 但无论如何,要想真的改变自己,永远无法绕过的一定是更透彻地了解自己。只有知道自己真正的症结在哪里,你才有可能做到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去改变和完善自己。

威胁敏感:你是精神内耗者吗

  • :pushpin: 在外人看来,他们的脑子转得很快,想问题也很全面,显得很“聪明”。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种状态,其实非常痛苦。因为他们不得不把大量的脑力和精力,都用在应对脑海里不自觉产生的想法上。

  • :pushpin: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大脑在什么也不干的情况下,其实也是在运转的。这时大脑的运转模式叫作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以下简称DMN)。DMN的作用是把大脑后台零碎的信息进行梳理,把那些可能被遗忘的信息进行重新激活。

  • :pushpin: 当我们专注在某个任务上面时,这时激发的大脑模式,叫作中央执行网络(Central Executive Network,以下简称CEN)。它会高度激活与当前任务相关的区域,抑制其他区域。

  • :pushpin: 我们可以把大脑中的一个念头想象成一颗星星,当它被激活时,星星就会亮起。那么DMN就像一片闪烁着星光的夜空。

  • :pushpin: 。而CEN就像月亮,当它出现时,它的光芒就会遮挡住星光,占据我们的视野。

  • :pushpin: DMN是大脑正常情况下的默认模式,CEN是非常规模式。

  • :pushpin: DMN比较活跃的人,他们的长时记忆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往往也会比常人好一些。因为DMN更活跃,他们整理信息的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

  • :pushpin: 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为人带来巨大的负担。一方面,DMN的过度活跃,使得他们在专注工作时,仍然难以集中注意力,因为DMN会不断与CEN争夺注意力资源。

  • :pushpin: 外在表现就是容易被各种各样的杂念侵入脑海,导致分心。

  • :pushpin: 这就导致你看起来在休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休息。因为大脑依然需要消耗能量去抑制这些“反刍”所产生的担忧、杂念和负面情绪,从而让你陷入精神内耗之中。这就是阻碍我们去行动的最大力量。

  • :pushpin: 因此,比起收益,人脑对于危险会更加敏感。哪怕期望的收益大于损失,人脑也会以“避免损失”为优先考量。

  • :pushpin: 丹尼尔·卡尼曼提出过一个“损失厌恶”理论,说的也是类似的道理,即同等的损失和收益,前者所带给我们的反馈会剧烈得多。

  • :pushpin: 大脑出于趋利避害的天性,很容易产生“威胁敏感”的特性。

  • :pushpin: 这一特性有两个特征:一是容易夸大和放大外部的危险;二是对损失比收益更敏感。

  • :pushpin: 同时,由于威胁放大的作用,我们可能会看不到全面,而是容易忽略掉有利因素。

  • :pushpin: 因此,在威胁敏感的重重作用下,我们可能得等到有利因素占到八成时才更加倾向去做[插图]。

  • :pushpin: DMN越活跃,我们往往越感到不快乐。

  • :pushpin: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让自己完全不产生负面想法吗?这是不现实的,因为顾名思义,DMN本来就是一个“默认”的状态,它才是大脑的常态。我们能做的,是让自己去接纳这些负面想法,但要把主导权抓在自己手里,而不是任由它们主导我们的思维。

  • :pushpin: 如第二章所说,当我们产生负面想法时,应该接受它,同时对它说:我知道了,我会等有空的时候去处理的,现在你退下吧。随即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面,避免自己不由自主地陷进去。

  • :pushpin: 它是真实的吗?它发生的可能性大吗?我有没有方法可以应对它?

反馈缺失:如何战胜短期诱惑

  • :pushpin: 行动力=(期望×价值)/(分心×延迟)。

  • :pushpin: 期望指的是对做成一件事情的信心,价值指的是这件事情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回报,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去做这件事情的动力。分心指的是你保持专注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中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因素,延迟指的是做完这件事情需要多久,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兑现它给你的回报,它们共同构成了阻力。

  • :pushpin: 要么,这件事情非常简单,立刻就能做完(延迟小);要么,这件事情的价值非常高,高到可以克服分心和延迟。换句话说,也就是低投入、高回报的事情。

  • :pushpin: 这才有了大家常说的:DDL(Deadline)是最大的生产力。

  • :pushpin: 但这是一个好的状态吗?并不是。当你最终不得不去做的时候,往往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时机,也失去了从中获取反馈、感受成长的机会,只是赶着把它做完。

  • :pushpin: 做完后,它给你带来的往往也不是成就感、满足感,而是一种乏力的疲惫感:我终于把它做完了,实在不希望有下次了。

  • :pushpin: 这样的做法相当于你一直被逼着去“救火”,一直在疲于奔命。你从未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而是在被外力推着动。

  • :pushpin: 但是,当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很长的时间,大脑就会调低它的价值。原本它能带来100%的奖励,但随着时间延长,这种奖励就会被大脑“打折扣”,变成70%、50%、30%……

  • :pushpin: 尽管最终撰写的时间只有4~5个小时,但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包括构思、梳理、积累等的时间,可能会达到写稿的好几倍。

  • :pushpin: 如何让自己耐得住寂寞,去做一件需要长期耕耘的事情呢?光凭意志力一定是不行的,你需要把这件事情“变得好玩”。

  • :pushpin: 当然两者也有区别,当你从短期诱惑里恢复过来之后,会感到空虚和无聊;而当你从心流状态里恢复过来,体验到的是成就感、满足感和激情。

  • :pushpin: 原因在于虽然这两者的本质都是奖赏回路的激活,但这种激活的来源是不同的。短期诱惑是你被动地接收外在的刺激,通过刺激本身获取奖赏;而心流状态需要你主动动脑思考,克服一个个小的困难,通过动脑克服障碍这个过程来获取奖赏。

  • :pushpin: 并且,由于消费会不断拉高你的快乐阈值,那些曾经让你觉得有趣的东西慢慢都会变得无聊,需要“加大剂量”。那么久而久之,你终将对一切都感到无聊。

  • :pushpin: 那么,如何让自己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呢?分享三个我自己常用的方法。1.抛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试着想办法去解答。2.给自己设定一个高一点的目标,试着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实现。3.对比自己上一次完成类似任务的速度和效果,试着做得比上一次更好一点。

  • :pushpin: 当人们遇到一些艰巨的任务和挑战时,大多会退缩,或许是觉得麻烦,或许是觉得它们打破了平稳的生活,又或许是因为害怕付出努力。但我会这么想:“又有一个机会,可以挑战一下自己,刷一刷经验值了!”

  • :pushpin: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都能够从中获取经验值,得到长久的提升。

  • :pushpin: 许多人之所以不敢去尝试新事物,就是因为害怕失败,害怕“能力不足”这件事被别人发现,但成长思维告诉我们:不用怕。人的能力永远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变化的。你在一件事上的失败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你将要变得更厉害了。

  • :pushpin: 不过,“获取经验值”的心态和成长思维还是有所不同。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赋予了意义。

  • :pushpin: 如果一项任务是重复、单调的:没关系,它能够提高我的熟练度,让我在这项技能的使用上更加得心应手。如果一项任务是艰巨、困难的:非常棒,它能够给我带来大量经验让我快速成长,获得更强的能力。如果遇到一个意料之中的问题:没关系,这本来就是我的主线任务,我辛辛苦苦练级就是为了通过它。如果遇到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那更好,我触发了一项隐藏的挑战,又有一个新的目标可以去实现了……

状态导向:别等准备好了才行动

  • :pushpin: 过度准备,是一种逃避

  • :pushpin: 一件事情做完了,它所带来的影响就终止了,哪怕结果不够好,你也可以不断去调整它、优化它。但一件事情没有做,并且也没机会再去做,我们就会对它存在“不确定的损失厌恶”。也就是说,我们知道自己损失了,但又不确定损失了什么,于是我们会不断地给这种损失加码,不断地把各种可能的后果往这个“篮子”里装。

  • :pushpin: 这就是状态导向最大的问题。它让我们永远处于准备之中,迟迟未能行动,不断地把问题转化为压力。久而久之,积少成多,就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 :pushpin: 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在每一次遇到抉择时,去做对应的事情。

  • :pushpin: 通过思考“我能做什么”,并在心里预演,当你去行动的时候,就可以无须再动脑思考,直接调用预设好的框架来回应,从而减轻心理负担和认知负荷。

  • :pushpin: 消极拖延是一种回避的策略,是你一直默认自己“没准备好”,把拖延和回避当成“准备”,从而被动地在最后一刻去赶工。而积极拖延则是很清楚“这件事情该怎么做”,但先不现在做,只是到临近截止期限时再做。这样,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缩短在这件事情上花费的时间精力,另一方面可以给大脑适当的压力,让大脑在压力下“动力全开”,并且慢慢适应这种快节奏。

  • :pushpin: 最关键的点是要把你的思考角度从沉浸、忧虑、想象中及时抽离出来,转移到行动上,专注地去思考:有哪些是我能控制的?我可以做些什么?我应当采取哪些步骤去行动?

第五章 高效学习:如何打造终身受用的学习系统

学习的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pushpin: 说到底,我们阅读、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追求“读了多少书”这个结果本身吗?不是的。我们追求的是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把多少知识内化进大脑里,变成自己的东西。只不过后者很难量化,我们才不得不用前者来衡量。

  • :pushpin: 这就是很多人的症结:过于重视“读很多本书”,过于追求“掌握每一本书”,却很少有人真的思考:在阅读之后,我的看法是什么?我从中学到了什么东西?

  • :pushpin: 这是没有意义的。你只是在照搬别人的观点,复制别人的大脑。

  • :pushpin: 但作者的看法重要吗?不重要。你自己的看法才更重要。作者的看法只是“我的看法”的养料。更有效的阅读,应当从作者本位转换到读者本位。

  • :pushpin: 可能有读者会疑惑:作者肯定比我懂得多呀。我如何知道“我的看法”是不是对的呢?有这样的疑问是对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逻辑。

  • :pushpin: 不要轻易下任何一个断言,永远都要去思考,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 :pushpin: 像这样反向倒推自己的每一个看法,寻找是否有坚实的逻辑支撑。如果不能自圆其说,就去读书、搜索信息,寻找支撑。如果发现找到的资料跟原有的看法矛盾,就去寻求“正反合”——这就是一个不断迭代和升级认知的过程

  • :pushpin: 一切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增进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指导我们的行动。换句话说:只有能够落实到实践中,能够用起来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无法用起来的知识,囤积在笔记里、记忆里,最终都会慢慢蒙尘,成为被遗忘在仓库里的陈旧累赘。

  • :pushpin: 什么叫“用起来”?解释清楚一个问题,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得出更准确的判断,做出更有效的选择……这些都是“用起来”。

  • :pushpin: [插图]

  • :pushpin: 必须让知识流动起来,它才能创造价值。这就是一个从“运用”到“思维”的过程。

  • :pushpin: 你必须非常清楚,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需求,在这个基础上需要补充什么、摄入什么,再有意识地主动摄取和整合,以自己的实践为导向,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才是行之有效的学习之道。

  • :pushpin: 当我们阅读、学习时,最关键的是什么呢?是要时刻明确自己的目的:我想通过阅读弄懂一个什么问题?在这本书、这门课程里面,我感兴趣的部分是什么?我希望从中收获到什么帮助?

  • :pushpin: 如果一本书是你不感兴趣的,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去读;如果一本书的内容你只对一部分感兴趣,那么只读这一部分即可;

  • :pushpin: 同时读好几本书,或者把一本书读一半放回去、再读别的书,这些都是可行的做法。读书应该为自己所用,而不是让自己去迁就它。

  • :pushpin: 我们平时在网络上,可能会看到一些感兴趣的碎片化信息,但它们又不够系统,怎么办呢?最好的做法是将它们作为起点去进行探索。如果你觉得一个知识点很有趣,就以它为出发点,去探索它背后的原理、背景、应用,顺藤摸瓜地查资料,把它弄懂、学透。

  • :pushpin: 读书,不是让你把大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而是要广泛地、大量地去阅读,把更多的书纳入同一个主题里面,让它们彼此碰撞、对抗、融合,去芜存菁。

别走捷径:记忆是思考的痕迹

  • :pushpin: 读书的关键永远不在于“读”,而是在于“想”。也就是说:你花费多少脑力,能够获得和巩固的知识就有多少。费尽心思去省时间、省脑力,结果就是,节省了多少脑力,收获也就减少了多少。

  • :pushpin: 记忆是思考的痕迹。

  • :pushpin: 几个常见的不良习惯

  • :pushpin: 1 原文摘抄和复制粘贴

  • :pushpin: 摘抄、复制是最省力、最不过脑子的做法,它可以令你感到很舒服,但知识本身不经过大脑加工,所以对于内化和巩固知识点,起不到任何作用。

  • :pushpin: 摘抄和重复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一种“熟悉的幻觉”,这会给大脑释放一个信号“我知道它”,那么对大脑而言,它就是一个不那么重要的东西。

  • :pushpin: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是前面讲过的“精细加工”。不要只是复制粘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尽量用自己的话去表述,在心里把它讲出来,假设你面前有一个受众,讲给他听[插图]。

  • :pushpin: 2 追求记住更多内容

  • :pushpin: 在信息检索和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当下,“记住”大量信息,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再者,大脑天生也不适合记忆,它的储存能力虽然非常强,但提取能力和工作记忆空间极其有限。

  • :pushpin: 那么,我们要去“记忆”的是什么呢?是关于知识的框架和位置。

  • :pushpin: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知识点,我们要记住的是它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原理和机制大致是什么;它跟其他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就足够了。至于具体的细节、数据、详情,没有必要记住,我们可以把这个任务交给电脑、搜索引擎,以及我们的笔记。

  • :pushpin: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要拿来记忆。

  • :pushpin: 3 追求浓缩和拆解

  • :pushpin: 也就是说,去追求浓缩、提炼、拆解……其实是买椟还珠。因为阅读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把一本书的内容囫囵吞下去,不在于记住了多少原文,而在于你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碰撞。而这些,是无法通过捷径来绕开的——当你避开了动脑的过程,实际上就放弃了真正的收获。

  • :pushpin: 4 追求速成和“干货”

  • :pushpin: 因为番茄工作法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它适合的是性格严谨、时间观念强的人,适合非创造性而偏管理、实践类的工作。

  • :pushpin: 你必须理解这一点,才能知道它是否适合自己,能否拿来应用。

  • :pushpin: 反过来,我自己常用的时间管理法是什么呢?是“小步快走”的工作方式:不以时间为单位,而是把任务切分成一个个小问题,集中精力在一个问题上,攻克,然后休息一会儿,继续下一个问题。

  • :pushpin: 理解方法背后的逻辑

重塑知识:在脑海里画一张知识地图

  • :pushpin: 我们为什么能够从“不知道”到“知道”?关键就在于,这些我们已知的知识充当了“路标”,为我们指明了新知识的具体位置。

  • :pushpin: 简而言之: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呢?是将概念节点,通过彼此间的联系,编织成一张新的知识网络。由旧知识所延伸出来的“联系”越丰富,我们对新知识的了解也就越多。

  • :pushpin: 但这里其实存在一个问题:复杂的事物本质上是无法被“简单化”的。简单化意味着信息的丢失,也就意味着不准确。

  • :pushpin: 过度摄入简单化的信息会导致一个结果:对于许多知识,我们只是“认识”,并不能真正地“理解”。

  • :pushpin: 我把这种现象叫作“字典式认知”。面对一个个五花八门的术语和概念,我们也许“知道”它代表什么含义,但并不真正理解它的内在逻辑、来龙去脉、运用方法……那么,它对我们而言,最多只是一个“信息”,而不是“知识”。

  • :pushpin: 我们要追求的,是想办法拆解它的逻辑,把它进一步分解成更加基础的概念,然后把它与我们脑海中已有的图式建立联系,绘制出一张知识地图。

核心方法:INKP知识管理法

  • :pushpin: INKP知识管理法纵览

INKP知识管理法,最早是我于2013年在知乎上发表的,题为《如何构建自己的笔记系统?》。2014年又对它做了一次修订。

在最初的版本里,它的名字还是“INK笔记法”,主要针对知识管理。这里的INK分别代表收集(Inbox)、记录(Note)和主题(Knowledge)三大模块,同时这个缩写也暗合了“墨水”(Ink)的含义。后来,我尝试着把它与工作管理结合起来,添加上第四个模块“项目”(Project),形成如今的INKP知识管理法。

那么,什么是INKP呢?

我们可以把整个笔记系统划分成4个文件夹,分别对应INKP四个模块,亦即:文件夹I、N、K和P。

首先,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你所获取到的一切信息,以及内心产生的灵感和想法,都先全部放入“I”文件夹,把它作为一个“收件箱”。

  • :pushpin: 首先,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你所获取到的一切信息,以及内心产生的灵感和想法,都先全部放入“I”文件夹,把它作为一个“收件箱”。随后,再安排一个时间,集中整理,逐一去处理这些信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不打断我们的阅读状态,让自己能更加专注在学习之中。

  • :pushpin: 信息堆积在那边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让它们经过我们大脑的加工,变成大脑思考之后的结果,才能成为我们的知识。

  • :pushpin: 如何完善呢?针对每一条待处理信息,我会先问“这条信息引起我兴趣的是什么?我想知道关于它的什么东西?”带着这个问题,去主动查阅资料,补全它的信息和逻辑,再用自己的话把它在心里讲一遍,直到能够解答我自己的疑惑,毫无阻碍为止。

  • :pushpin: 反过来,当我翻阅和复习某个主题的时候,我也会去思考:我对这个主题还有哪些地方存在好奇?它的缺口是什么?随后,把这些还想知道的东西记入“待处理”,等周末整理时统一去查阅、学习,补充完善对应的主题笔记。

  • :pushpin: 首先,在阅读的时候,先在收藏夹里新建一页笔记。阅读过程中,碰到任何感兴趣的内容——可能是一个观点,一个理论,或者内心产生的一个想法和问题,都立即记下来,留待后面统一处理,尽量减少花费在上面的时间,避免打断阅读状态。

  • :pushpin: 接着,当你对这页概念进行复习、翻阅的时候,就可以不断地问自己:它能跟其他哪些别的概念和主题联系起来?能够用来解释什么内容,支撑什么观点,对我的生活起到什么启发?想办法把它跟更多的知识创建起联系。

比如,你可能会想道,精神内耗是造成我们拖延的重要原因,那么是不是可以引用到“拖延”(K),作为“我们为什么会拖延”的一种回答和可能性?再比如,精神内耗的主要基础是过度活跃的DMN和威胁识别,这跟情绪里面的“恐惧”是不是可以挂钩起来呢?于是,你就可以把“精神内耗”(N)引用到“情绪”(K)这则主题笔记下面,同时跟“威胁识别”(N)“默认模式网络”(N)这两则概念笔记联系起来,等等。

也就是说,一方面,尽可能多地把它跟别的概念联系起来,做一个“平级”的关联,方便我们去发现和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把它放入更多的主题下面,做一个“上下级”的整合,让它成为这些主题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出价值。

最后,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平时也有精神内耗的困扰,希望做一个行动计划,让自己摆脱它。

  • :pushpin: 一方面,尽可能多地把它跟别的概念联系起来,做一个“平级”的关联,方便我们去发现和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把它放入更多的主题下面,做一个“上下级”的整合,让它成为这些主题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出价值。

  • :pushpin: 但这样就很容易碰到一个问题:很多笔记可能不是只属于一个分类,怎么办?

  • :pushpin: 一套好用的方法,一定不能过度依赖某种工具、某种功能,否则就会受制于这种工具和功能。它应该是普适的,自由的,灵活的。

  • :pushpin: 第一步:总结。这个知识点大概讲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去提炼、表述,不要照搬原文。

  • :pushpin: 第二步:联系。这个知识点可以跟其他哪些知识点联系起来?试着去引用已有的其他记录。

  • :pushpin: 第三步:举例子。我能想到哪些跟它相关的生活实例?列出能想到的例子。

  • :pushpin: 第四步:写启发。它能给我什么启发,如何指导我的生活实践?写下你觉得能用在实践中的想法。

  • :pushpin: 第五步:记出处。最后,记下我看到它的出处,以备将来查询溯源。如果你对上面自己表述的内容不够有把握,也可以在此处引用原文,方便自己使用时参考原文去理解。

  • :pushpin: 你无须拘泥于别人的模板和问题,按照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设计主题即可。

  • :pushpin: INKP强调的不是自下而上,而是自上而下。也就是先通过积累形成若干个主题,再从这些主题出发,想清楚自己缺少什么,需要去弥补什么,然后有意识地去获取知识来填充这些主题,完善这些主题。简言之:先建立框架,再填充框架。

  • :pushpin: 更进一步是把不同方法的特点和优势抽出来,熔为一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把它整合成一套为自己“量身定制”的方法。这才是最有效的。

  • :pushpin: 它们全都是词或词组,而不是句子。

  • :pushpin: 举个例子,“精神内耗”是一个概念;“拖延”也是一个概念;但“精神内耗是造成拖延的重要因素”就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一个命题,是由两个概念“精神内耗”“拖延”以及两者的关系“A是B的重要因素”组成的。

  • :pushpin: 可能有朋友会问:如果我想针对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做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做呢?同样把它们做成概念笔记吗?

  • :pushpin: 第一种,是把这本书或这篇文章做成一页概念笔记,以它的标题命名,然后在笔记内文里写下作者的主要观点以及论述的逻辑、思路和论据。这样,当我以后需要引用作者的观点时,这页概念笔记就可以成为我的原材料。

  • :pushpin: 第二种做法,是从这本书、这篇文章里提炼出一个个概念,针对这些概念做概念笔记,或是新增到已有的概念笔记里面。

  • :pushpin: 第一个误区:把学习当成做题。

  • :pushpin: 第二个误区:追求省力和方便。

  • :pushpin: 第三个误区:追求简化和收集。

第六章 深度思考: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

  • :pushpin: 生活中,我们总是能够看到这样的人:他们看待事物总是更深入,常常能想到我们想不到的东西,对许多话题都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遇到新的问题总是能灵活地适应和处理……

  • :pushpin: 其实,许多看起来非常优秀、非常聪明的人,跟普通人并没有本质的差别。他们之所以更聪明,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系统而有效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得自己能够不断成长,把生活中的一切经历,内化、吸收成自己的养料。

  • :pushpin: 他们之所以更聪明,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系统而有效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得自己能够不断成长,把生活中的一切经历,内化、吸收成自己的养料。

  • :pushpin: 聪明并不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特质,它是可习得的,也是可以通过成长来不断强化的。

心智拟合度:人是如何成长的

  • :pushpin: 成长,就是心智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拟合

  • :pushpin: 从我们刚出生的时候起,我们的大脑就在执行一项艰巨的任务:为这个世界建模。

  • :pushpin: 概念,可以被理解为我们对外部世界一切事物的命名。

  • :pushpin: 概念是我们用来认识世界的基础,有了概念,我们才能对外部世界进行思考。

但仅仅有概念是不够的。在现实世界中,不同事物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联系起来,进行互动,这种联系的方式,就叫作规则。

比如,我们之所以去上班,是因为我们(和公司)共同接受一套规则:我们完成公司分配的任务,公司给我们发薪水。我们之所以会去超市买东西,是我们相信在现实工业供应链下,超市的东西是可靠的、正规的,万一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投诉来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规则既是动力,也是约束。

最后是框架。它指的是我们的心智世界,由“已知”的部分,向“未知”的部分进行探索、尝试时,所遵循的一套思考方式。举个例子:孩子读故事、看电影时,总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 :pushpin: 在现实世界中,不同事物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联系起来,进行互动,这种联系的方式,就叫作规则。

  • :pushpin: 规则既是动力,也是约束。

  • :pushpin: 最后是框架。它指的是我们的心智世界,由“已知”的部分,向“未知”的部分进行探索、尝试时,所遵循的一套思考方式。

  • :pushpin: 你的心智世界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试图去拟合外在的现实世界,从中提炼出新的概念、规则和框架,来优化和更新旧的模式——这就是一个成长的循环。

  • :pushpin: 但实际上,管理并不在于做好手头上一时的事务——事务是永远都做不完的。管理的要义,是你能够培养起一支有力的队伍,来应对新的问题。

  • :pushpin: 为什么位于同样的起点,有些人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找到自己的节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能够更有效地更新自己的心智世界,去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

  • :pushpin: 这也就是“智慧”的特征。一个有智慧的人,并不在于记忆力多好、脑子转得多快,而在于他能否时刻保持心态的开放性,快速地理解新的情境,并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始终做好准备。

  • :pushpin: 我们获取到的概念、规则和框架,既拓展了心智世界的边界,同时也是束缚我们的牢笼。

  • :pushpin: 长期使用一个方法去解决问题,你就会养成对这个方法的依赖,从而忽略其他的路径;长期停留于某个岗位、某项技能上,你就会牢牢地被它困住,难以适应离开它的状态;长期采取某种模式去生活和工作,你就会习惯于这种模式,从而无法想象其他的可能性……

  • :pushpin: 这就意味着什么呢?你的心智世界固化了,停留在一个小小的、局部的碎片里,再也无法拓展和生长。

  • :pushpin: 碰巧,这恰恰非常吻合大脑的“节能”和“稳定”需求。

  • :pushpin: 因为如果不适用,大脑就需要重新去修正它、完善它,而这会消耗许多能量。

  • :pushpin: 因此,大脑就会构造出一个牢笼,把我们牢牢地困在里面,不断强化我们那些固有的观点和信念,让我们坚信“自己是对的”,如果发现错了,那一定是世界错了。

  • :pushpin: 一个人的成长历程里,最可怕的不是外部世界的变化,也不是冲击,而是心智世界固化了,维持现状,不再生长。

  • :pushpin: 让心智世界保持活力的三条原则

  • :pushpin: 1 不一致

  • :pushpin: 当我们接收到跟我们心智世界的基本信念不一致的新信息时,会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接受这个新信息,把它跟旧的信念做对比,找到一个能够使得它们兼容的方式共同存在;第二种,是把这条新信息抛弃,默认它是错的,以维护我们心智世界的稳定和秩序。

  • :pushpin: 我给你的建议是,尽量锻炼自己往第一种的方向靠拢,慢慢把它变成自己的“默认模式”。

  • :pushpin: 问一问自己:“它有没有可能是对的?我对它的看法是否可能不够全面?”。

  • :pushpin: (2)当你关注到一个事物的某一面时,试一试去想象它的另一面,试着考虑:“有什么东西是我没有看到的?有什么要素、观点、立场是我的盲区?”。

  • :pushpin: (3)不要依赖于旧的规则和框架,时刻做好“我可能是错的”的心理准备,来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 :pushpin: 2 整体化

  • :pushpin: 从更高的层次,从整体去看待自己所在的系统。

  • :pushpin: (1)试着摆脱所处职业的限制,去接触一些平时不会做的事情。

  • :pushpin: (2)如果你一直埋头于某个行业、某个岗位,试着跳出来,从整个商业链条去思考,去寻找新的机会和切入点,从而提升你看待事物的视角。

  • :pushpin: (3)遇到和发现问题时,不要孤立地看待问题,而是把问题放到整个系统里面,去思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了问题的存在?

  • :pushpin: 3 多样化

  • :pushpin: 学一门技能,培养一项爱好,发展一项副业,广泛涉猎别的领域……如果有机会,不妨多试试更多可能性。它们未必一定能派上用场,但一定能帮助你增进对世界的理解。

  • :pushpin: (1)试着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周(或每月)去认识一两位陌生人,同他们聊一聊,了解他们在做什么,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 :pushpin: (2)抽出时间,给自己设定目标,去学习一些新领域的新技能。并以此为契机,去接触该领域里的从业者和专家,理解他们做事的方式和思维习惯。

  • :pushpin: (3)遇到问题时,试着忘记自己惯用的处理方式,向别人请教,借鉴、参考别人的做法,来增加自己面对问题时可用的思考工具。

变“任务心态”为“实验心态”

  • :pushpin: 变“任务心态”为“实验心态”

  • :pushpin: 我把它叫作“任务心态”。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我们就很容易奔波在“救火”之中,总是想要把一切不稳定的因素变得稳定,难以有闲暇真正去思考和反思,只是想着把手头的任务做完,让自己恢复稳定状态。

  • :pushpin: 是让大脑从习惯稳定变成习惯变化,让大脑接受一个事实:生活是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的。

  • :pushpin: 我把实验心态分成6个模块。

[插图]

图6-1

接下来,让我们来详细探讨每一个模块。

1 问题与假设

实验心态的起点是我们对每一天日常生活的审视、质疑和思考。你首先要发现,生活中哪些地方,是“不够好”的,你才会有动力和空间去思考“如何做实验”。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容易感到无聊,而这本来就是逼迫你去思考“为什么会无聊”

  • :pushpin: 生活中哪些地方,是“不够好”的,你才会有动力和空间去思考“如何做实验”。

  • :pushpin: 这实际上是一种浪费:你白白耗费了大脑对你的提醒,浪费了一次反思和审视的机会。

  • :pushpin: 对此,一个建议是慢慢减少获取单一的刺激奖赏的数量。

  • :pushpin: 因此,第一步就是去找出,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够好”?这种“不够好”的根源是什么?我也许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这就是改变的开始。

  • :pushpin: 什么是实验计划呢?简单来说,它需要包含以下几点。

  • :pushpin: 设计目标:我要调整的是什么,哪个地方是我可以去做出改变的?实验对照:我可以尝试着采取什么样的做法,让它跟原本的做法形成对比?观察结果: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哪些因素是重要的、关键的,需要我去留意和关注?

  • :pushpin: 举个例子,假设你学到了一个思维模型,你想把它用到生活中,那么你应该怎么做呢?

  • :pushpin: 你首先要理解它,知道它是用在什么地方的,然后在生活中去寻找对应的场景,并用它去代替掉旧的思维模式(尝试和对照)。

  • :pushpin: 经验心态。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把一切挑战和困难,都看作一个提升经验值的机会。不要去过度关注“我是否会失败”,而是更多地关注“我能从中学到什么”。

  • :pushpin: 一个层面,是可以把你的视角,由“关注可能出错的地方”转移到“关注我能做对的地方”,让你卸下对于“我可能会失去什么”的担忧的恐惧,更多地关注到“我可能会得到什么”,从而提升进取心和行动力,不容易被困难吓倒。

  • :pushpin: 复盘和提炼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进一步地榨取我们所采取的一切行动的价值,是为了让我们的“过去”,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未来”。

  • :pushpin: 6 探索可能性

  • :pushpin: 最后,在这套流程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具备充沛的好奇心,让自己保持源源不断的外在信息的输入。

  • :pushpin: 所以,一个非常重要的练习就是:在你还没有彻底固化的时候,尽可能地拓展自己的生活边界,接触更多的、不一样的人,了解这个世界运转的方式,知道除了自己的生活之外,还可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 :pushpin: 我建议你先从社交开始。如我在前几节里提到的,多参加一些能够结识陌生人的活动,多认识一些人,去寻求各种潜在的“合作”的可能性,把自己放进一片更大、更浩瀚的海洋里面,任自己浮浮沉沉,看到更大的世界。

  • :pushpin: 然后,试着去做一些创造性的产出,对外部的世界输出你的影响力,扩大你的影响范围。

  • :pushpin: 简而言之:把对于“节能”和“稳定”的追求,变成对于“干预”和“可能性”的追求。

四个思维模型,看透事物本质

  • :pushpin: 四个思维模型,看透事物本质

  • :pushpin: 但实际上,用大白话来说,它其实就是每个人认知世界、思考问题的基本模式和习惯。

  • :pushpin: 举个例子。接收信息时,不盲信,而是先停下,后退一步,去审视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尽可能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这其实就是一种思考的习惯,也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思维模型。

  • :pushpin: 什么叫模型?简单来说,就是从一系列元素里面,找出背后的共性,把它们总结、归纳起来,浓缩成一个简单的、可复用和迁移的结构。

  • :pushpin: 它未必能帮助你解决问题,但透过思维模型,你能够更好地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也许,能够帮你打破一些以往一直存在着的盲区和障碍。

  • :pushpin: 1 个体-整体模型

  • :pushpin: 什么是个体-整体模型呢?它基于两条假设。(1)一切事物在底层上都是互相联系的。(2)整体能提供比个体本身更多的信息。

  • :pushpin: 第二条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你要买一张沙发,除了考虑它的材质、舒适度、耐用性、价格之外,还要考虑什么?它与家里的风格是否搭配。

  • :pushpin: 也就是说,我们永远不能孤立地去考虑问题和事物,而应该不断地追问自己,它的背景和场景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出现?它的出现带来了什么、导致了什么?

  • :pushpin: 也就是把我们研究的对象本身,通过深入挖掘,将它与我们已知的系统、体系,联系起来,从整体去看待问题。

  • :pushpin: 但有些时候,单单局限在一个领域里面还不够,可能还要跨领域,把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和消化它们。

  • :pushpin: 事实上,无论你做何种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更加往整体化靠拢。从分工、细化的时代,走向多面、立体的时代。

  • :pushpin: 把自己的工作与团队、项目、业务连接起来,从整体的维度去思考,重新审视过往的经验,重新优化、组合,发现新的创新点。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 :pushpin: 2 输入-输出模型

  • :pushpin: 什么是系统?简单来说,系统就是“元素”和“结构”的组合。把一定的元素,通过不同的结构组合起来,使它们具备整体性,这就构成了一个系统。它最关键的一点为系统包含一个“转换”的过程。

  • :pushpin: 系统的存在,一定是因为它达成了一种转换:将某些不够好的、无序的状态,转变成更优的、有序的状态。

  • :pushpin: 系统的意义,就是通过一个转换,将元素彼此间的结构打破、重组,以达成从输入向输出的转变。

  • :pushpin: 3 供给-需求模型

  • :pushpin: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里面最基础的概念。它们可以说是商业社会运行的基础,也是一切商业链条能够承接起来的核心。

  • :pushpin: 时刻练习用供给-需求模型的视角去看待事物,可以大大敏锐你的商业嗅觉。

  • :pushpin: 有朋友问我:我想做自由职业,可以做点什么呢?如何才能靠自由职业活下来呢?我的回答通常都是,想清楚这三个问题。(1)我有什么?(2)谁需要这些东西?(3)我如何能把我已有的东西,转变为别人需要的东西?

  • :pushpin: 进一步,我们可以给供给-需求模型,再加上一个环节“约束”,使之成为“供给-需求-约束”模型。什么是约束呢?它问的是:你的行为会受到什么条件约束?你需要遵从哪些限制、假设和框架?这可以更进一步细化我们的思考。

  • :pushpin: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团队伙伴都是行动派,做事情风风火火(约束),而你要求他们撰写大量的文档和记录,那这个方针是一定实行不下去的。你要考虑如何减少他们的抵触情绪和劳动成本(供给),以及如何让他们觉得“这个方针确实有用”(需求)。

  • :pushpin: 4 动力-阻力模型

  • :pushpin: 我在许多文章里都讲过:很多问题的本质,其实都是动力与阻力的博弈。动力超过阻力,改变就会发生,行为就会成立,反之,就会停滞——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 :pushpin: 我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危害?我这样做了会有什么好处?我可以采取什么简单的步骤,一步步逼近目标?让自己的大脑接受这个理由,慢慢地、一步步地,向设定的目标靠拢。

  • :pushpin: 学习也一样。要想坚持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应用。只有从应用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它们才会反过来成为你坚持学习的动力。而不是靠“学习有用”“学习是好的”这些别人灌输的理念,去强迫自己每天读1小时、2小时的书。

  • :pushpin: 再比如,如果你发现公司里存在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已经非常久了,那么,别急着去动手,你要思考的是:它为什么这么久还没有被人解决?原因无非这么几点,解决它的成本太高(高阻力);解决了它的收益不大,没什么意义(低动力);去动它可能涉及其他环节,影响其他人的利益,或是对整个系统产生扰动(高阻力)。从这个角度思考,你才能真正发现病根所在。

群体偏见:警惕这个思维的陷阱

  • :pushpin: 为什么我们容易被立场困住?

  • :pushpin: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我们总是容易受到立场的影响,容不下不同观点和理念,总是希望去战胜对方、压过对方呢?

  • :pushpin: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个“社会直觉主义”理论,认为:我们是如何判断一件事情“好不好”和“应不应该”的呢?答案是:先通过直觉做出一个判断,再用理性去给这个判断辩护。

  • :pushpin: 换句话说,当一个人旗帜鲜明地支持某个观点和立场时,他实际上是经过了什么样的思考过程呢?

  • :pushpin: 大多数情况下,他只是出于直觉,快速地给自己选了一个立场,然后再为自己选的这个立场找理由、找原因,去为它辩护。

  • :pushpin: 那么,他的这种直觉来自哪里呢?来自他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环境和信息。这些信息构成他的数据库,帮助他对新的问题作出下意识的判断和应答。

  • :pushpin: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非常重要的理论,它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依赖理性思考去得出一个更好的结果,而是把理性当成工具,去为我们早就得出的结果辩护,维护我们的立场而已。

  • :pushpin: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人都是“立场先行”的。我们所谓的理性,只不过是我们的立场自我维护、自我说服的工具而已。

  • :pushpin: 为什么说绝大多数的争论都没有意义?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着“我要接近真理”,而是拼命去证明自己的观点。到最后,双方都变成自说自话,只是看谁声音大或谁先受不了而已。

  • :pushpin: 因此,我经常说,思考的最困难的是什么?就是对自我的颠覆。那意味着,你要否定你自己的一部分。

  • :pushpin: 群体偏见:一切争端的元凶

  • :pushpin: 1.社会分类。我们会把各种各样的人分成不同类别,然后再给自己贴标签,把自己归到其中一类。2.社会认同。我们会总结出所属群体的行事模式,并要求自己按照这个模式去行动,以得到这个圈子、群体的认可。3.社会比较。为了保证优越感,我们会把所属群体跟其他群体进行比较,并设法找到“我们”比“他们”更好的地方。

  • :pushpin: 举个常见的例子:消费。高档品、奢侈品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它们真的比平价商品质量高出那么多吗?当然不是。它们的意义是借由消费,消费者可以获得一张“圈子的名片”,让他们感到“我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跟普通人不一样了”。

  • :pushpin: 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冲突,最本质的原因在于:我们总是在内心深处,把不同的人划分成“我们”和“他们”,然后,不断去寻求理由,来证明“我们”比“他们”更优秀、更出色。

  • :pushpin: 很多时候,当我们去评判一件事、一个人时,要完全跳出立场,做到客观理性,非常困难。

  • :pushpin: 群体极化:我们是如何走向极端的

  • :pushpin: 群体偏见可能发展成什么呢?有一种可能是“群体极化”。

  • :pushpin: 1961年,麻省理工学院的詹姆斯·斯托纳(James A.F.Stoner)发现:当人们进行小组讨论之后,比起单独思考,他们的态度往往会变得更极端,倾向于采取风险更大的选择。这被他称为“风险转移”。

  • :pushpin: 在一个群体中,首先发出声音的,或者“声音最大”的,多半是观点最极端、最激烈的人,他们有最强的动力去传播观点。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声音会成为群体的主流。

  • :pushpin: 这就会导致“沉默的螺旋”。极端观点不断得到强化,不断变得更强硬、更极端。

  • :pushpin: 如果这时,外界产生了一些针对群体的对立,或者提出相反的论据,就会激起群体偏见。他们不但不会自省,还会出于跟外界对抗和比较的心态,变得更加团结、封闭、抵触。这一系列过程,表现在外,就是群体极化。

  • :pushpin: 群体极化其实一直都存在,但是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大大加剧了这种趋势。

  • :pushpin: 但互联网打通了沟通壁垒。今天,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观点,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拥趸。故而,群体的诞生,变得再无障碍。

  • :pushpin: 尤其在算法时代,基于特征和标签的内容分发模式,让每个人困守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看到自己愿意看的内容、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内容。这就导致了,人群被更大程度地隔绝开来。你作为一个个体,只会永远跟相似的个体在一起。

  • :pushpin: 网络上基于文字的沟通,取消了大量的神态、语气、肢体语言,相当于减少了超过一半的信息量。这导致什么呢?大量的误解。我们更加容易因一言而不合,更加轻易地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愤怒。

  • :pushpin: 这或许就是这个时代,不少人变得更加浮躁,更加立场先行,更容易争论的原因。

  • :pushpin: 当然,追求理性,不是说凡事都要客观中立,不是说要让自己变成机器人,不是说要把一切事物冷冰冰地量化、权衡利弊,而是让我们的心智,成长得更完善、更全面,能够抵抗我们本能里面对现实的扭曲。

  • :pushpin: 意见相似的人彼此交流,很可能催生群体极化——那如果是意见不同的人放在一起呢?答案是,如果一群人并没有达成一致,有着不同的立场,经过充分的讨论、沟通后,结果往往是每个人会更倾向于从双面考虑自己的观点,整体会呈现出更中立、更温和的趋势——这被称为“去极化”。

  • :pushpin: 因此,不妨试着打破自己熟悉的圈子,不要只和认同自己、肯定自己的人沟通,多跟不同的人交流,把自己的观点放到一个公共场域中去讨论,让它去接受检验,接受冲击,接受融合。

把思考变成乐趣

  • :pushpin: 把思考变成乐趣

  • :pushpin: 不要把思考当成一件很严肃的事,也不要觉得只有“正经事”才值得去思考。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只要你去咀嚼、加工,让它跟你发生联系,都可以是一种思考。思考本来就应该是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 :pushpin: 你所读到、看到的事物,都是外在于你的,它们并不是你的一部分;反过来,只有当你跟它们产生共鸣,你在大脑里对它们进行深入的加工,它们才跟你的生活产生了联系。

  • :pushpin: 但在我看来,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并不仅仅是快乐,也不只是体验,而是我们作为一个主体的成长。并且,通过这种成长,能够更好地跟这个世界交互,能够干预和影响这个世界的其他主体。这是比起单纯的快乐,更有意思,也更有价值的事情。

  • :pushpin: 思考的本质是大脑对信息的加工,你首先需要足够的信息,才能开始加工。获取这些信息的过程,就是学习,也叫作“输入”。

  • :pushpin: 同样,当我们对信息加工处理之后,会收获一些成果,可能是灵感,可能是观点,可能是文字,也可能是行动……总而言之,我们大脑中原本杂乱的想法,会通过这个加工过程,变成有序的思考。这就是“输出”。

  • :pushpin: 1 松鼠模式:只有输入,缺少加工和输出。

  • :pushpin: 2 青蛙模式:只有加工和输出,缺乏输入。

  • :pushpin: 3 金鱼模式:只有加工和输入,缺乏输出

  • :pushpin: 一套高效的思考工具箱

  • :pushpin: 1 复述:我获取到了什么信息?

  • :pushpin: 2 提炼:在这些东西里面,最核心的是什么?

  • :pushpin: 经常有朋友问我,如何提高自己提炼信息的能力?实际上,这个没有什么技巧,最好的方式就是多练习。读一本书,问自己:它最吸引我的一个点是什么?是什么使得它跟别的作品不一样?跟别人沟通之前,问自己:如果只能用一句话表达我的想法,我会说什么?读完一篇文章,闭上眼睛思考一下:作者最核心的观点是什么?哪些东西是把它删掉也没关系的,哪些是绝对不能删掉的?

  • :pushpin: 3 整合:我如何从一个更高的地方去鸟瞰它?

  • :pushpin: 4 分析:产生它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 :pushpin: 5 批判:我可以选择相信什么?

  • :pushpin: 6 代入: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 :pushpin: 7 联系:它可以与什么东西联系起来?

  • :pushpin: 知识是有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绝不是孤立的,它一定要跟其他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才能发挥它的价值。联系的知识点越多,它的价值也就越高。

  • :pushpin: 8 定向: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 :pushpin: 我们的人生,实际上就是在大量的“要我做”里面,寻找空隙去追求“我要做”。

  • :pushpin: 很多时候,决策的本质并不在于选择,而是舍弃。懂得舍弃什么,愿意舍弃什么,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尤为可贵的能力。

  • :pushpin: 9 复盘:我如何还可以做得更好?

  • :pushpin: 10 创造:我可以为别人提供什么?

  • :pushpin: 当你已经有了足够的积累,建构起了自己的知识体系,那么不妨想一想:我可以通过创造一些什么东西,来更好地帮助别人,影响这个世界?

  • :pushpin: 去创造,它是你跟这个世界,真正产生联系,真正去干预世界、影响世界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实现生命意义、获取幸福感的最好方式。

第七章 积极创造:如何找到立身之本

  • :pushpin: 什么是创造?它不是工作,工作只是进行创造的一种方式。创造是一个事业,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定向: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可以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如何去影响和帮助其他人?如何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好了一点点?这才是让我们的个体价值得到发挥的地方

意义和兴趣:怎样找到喜欢的事情

  • :pushpin: 实际上,时间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做更多的事情”;而是恰恰相反,我们学习时间管理,是为了能够做更少的事情。

  • :pushpin: 我们学习时间管理,最本质的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自己在各种日常事务上的消耗,尽量不去做不必要的事情,从而抽出更多的时间,去陪伴我们的家人,追求自己的梦想,享受生命的美好,体验不同的景致,去做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情。

  • :pushpin: 你有过“存在性焦虑”(existential anxiety)吗?它可以概括成一个问题:我为了什么而活着?

  • :pushpin: 这可能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思考过的一个问题:从长远来看,我们生命中的种种活动,其实都是没有什么目的和意义的。那么,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而活着?我们应该做什么?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不能很好地克服这个问题,它就很容易演变成一个结果: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 :pushpin: 那么,如何回答存在性焦虑呢?一个经典的回答是:生活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你可以为它赋予一个意义。

  • :pushpin: 这个回答当然是对的,但它未免有点太简单了,很难给我们有用的指导。即使接受了这一点,你依然会问:那么,我该做些什么呢?我该如何给我的生活赋予一个意义呢?

  • :pushpin: 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存在性焦虑从个体的层面,其实是没有办法解答的。为什么?因为存在就是一个系统最原初的状态,是一切的原因和起点。

  • :pushpin: 因此,存在的意义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指涉”的问题[插图]。这种问题是没有办法从系统内部获得回答的,只能从系统外部进行回答。

  • :pushpin: 打个不太准确的比方:一部小说里的角色能够理解“我为什么会存在”吗?这是不可能的。这个问题只有小说之外的作者和读者才能回答。

  • :pushpin: 因此,这个问题在以前是如何解决的呢?答案很简单。用一个小集体,把个体与它绑定,让这个小集体成为个体存在的根基和目的,比如家族、社区和宗教。

  • :pushpin: 但到了现代,个体意识开始蓬勃发展。我们不再认为一个人必须依附于家族、社区或宗教,而是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

  • :pushpin: 失去了对这些系统的依附,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呢?

  • :pushpin: 对此,我的回答其实也是一致的,你必须找到一件高于个体的事情,把自己融入进去,让自己成为它的一部分,它才能够为你的存在提供意义。

  • :pushpin: 我每天都会花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去学习,读学术专著,看研究文献。这里面,有大量的知识可能是没有用的,既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也不能从中得到收益和回报。那么,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答案是:求知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是什么,理解这个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可能没有办法让你的生活过得更好,但它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 :pushpin: 这就是一种高于个体的事情。并没有谁要求你选择它,而是你自主地选择了它。

  • :pushpin: 这个世界上,从出生到死亡,并没有哪个人向你下达命令,要求你必须去完成什么事情——你是完全自由的。正是因为你自由地选择了某件高于个体的事业,愿意为之投入时间和精力,甚至牺牲一定程度的自由和其他可能性,这些事业,才构成了你生命的意义。

  • :pushpin: 反过来,如果你只是出于功利和收益而去追求某件事物的话,那么最终一定会面临存在性焦虑:我如此拼搏,就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拥有更多的资源,获得别人的认可、肯定和羡慕……然后呢?

  • :pushpin: 没有然后了。你很难回答。因为一切处于“生活”之内的目的,都无法绕开一个问题:既然一切都是为了生活,那么生活又是为了什么?

  • :pushpin: 打个比方:这种高于个体的事业就像什么呢?数学体系里面的公理。整个数学体系都是由若干个公理所构建形成的,而公理本身是不需要证明的,也无法证明。你只是选择了它们。如果你选择了别的公理,那同样可以构建出一套新的、不同的数学体系。并没有哪一种更正确。

  • :pushpin: 人的超越性正是在于你可以自由地选择你的“公理”,寻找到那件高于个体的事业,让它成为一切关于意义的问题的终极答案。

  • :pushpin: 去行动,别想太多

  • :pushpin: 扩大你对生活的接触面,不断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一旦你找到那种你愿意为之投入和付出的事业,你一定会知道,因为你的心灵会告诉你,你的激情会告诉你。

  • :pushpin: 一旦你找到那种你愿意为之投入和付出的事业,你一定会知道,因为你的心灵会告诉你,你的激情会告诉你。

这是无法掩饰的,也是无法曲解的。

生活中,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囿于“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的状态里?很大程度由于,他们都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

我现在做的是我不喜欢的事情,所以我对生活没有激情;

因为我对生活没有激情,所以我感觉不快乐;

因为我感觉不快乐,所以我把闲暇时间用在娱乐和消遣上,来抚慰自己的心灵;

因为闲暇时间都用来消磨和打发了,所以我没有时间去尝试新的事情;

  • :pushpin: 这是无法掩饰的,也是无法曲解的。

  • :pushpin: 实际上,对于抑郁症的研究发现,抑郁症的重要成因之一,就是这个负面循环。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之中,他就很可能会失去行动的动力,从而更少去参与能够带来愉悦感和意义感的活动。这就使得他们进一步感到孤独、低落,从而加重抑郁状态,使得他在这种状态里越陷越深。

  • :pushpin: 兴趣不是找到的,而是在接触和深入的过程中,慢慢习得和生成的。

  • :pushpin: “兴趣”并不是一开始就摆在那儿,等着你去发现的,而是在你一步步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你逐渐建立自己跟这个世界的联系,逐渐形成自己对世界的干预和影响——这种影响反过来构成你的驱动力,这就是兴趣。

  • :pushpin: 如果你不去行动,一直停留在“我要先找到喜欢的事情,再去做”的状态里,那你就永远都不可能找到它。

  • :pushpin: 的状态里,那你就永远都不可能找到它。

反过来,只有当你去行动了,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似乎比较擅长这件事情,学起来比别人快,做出来比别人好,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反馈和肯定,也更容易产生成就感、满足感和激情,于是,你更加愿意去做这件事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兴趣”。

如果这件事情,恰好还能够对这个世界产生影响,把你跟这个世界联系起来,让你感受到它的的确确地帮到了别人、影响到了别人,让你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它就变成了一件能够为你带来意义的“事业”。

那么,我们可以如何挖掘自己的兴趣,把它发展成我们的“事业”呢?

不妨试一试下面的步骤。

  • :pushpin: 反过来,只有当你去行动了,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似乎比较擅长这件事情,学起来比别人快,做出来比别人好,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反馈和肯定,也更容易产生成就感、满足感和激情,于是,你更加愿意去做这件事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兴趣”。

  • :pushpin: 如果这件事情,恰好还能够对这个世界产生影响,把你跟这个世界联系起来,让你感受到它的的确确地帮到了别人、影响到了别人,让你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它就变成了一件能够为你带来意义的“事业”。

  • :pushpin: 1.停下来。每天找到一段不受打扰的时间,暂且不去做别的事情,安静地想一想,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对现在的生活有哪些地方感到不够满意?我的生活中如果能够再增加一点什么,我会更满意?

  • :pushpin: 抽出一点时间,去尝试做一些新鲜的、没有接触过的事情。

  • :pushpin: 从小到大,我被夸奖、肯定得最多的地方是什么?有没有哪些事情我做起来最得心应手、最容易受到别人肯定的?如果我能向身边的人“出售”我的时间,他们会愿意花钱让我来帮什么忙?

  • :pushpin: 3.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尽可能沉浸其中。同时问自己,我对它的感受是什么?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我感到开心吗?我得到成就感了吗?我是真的愿意继续去做这件事,还是只是把它当成打发时间的无聊之举?

  • :pushpin: 4.如果你从第3步里面得到了激情,你发现自己对它产生了兴趣,那么不妨问一问自己,我是否可以为它设定一个成就,让自己想办法去实现?我是否可以通过这件事情,去尽量影响、帮助更多的人?我是否可以努力去推广它,让它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喜欢?

消费和创造:实现更高层级的快乐

  • :pushpin: 消费和创造:实现更高层级的快乐

  • :pushpin: 警惕“快乐阈值”的提升

  • :pushpin: 从消费中获得的快乐都有一个共性,没有门槛,或者说门槛比较低,不需要你付出太多的努力,也不需要你去练习技巧、不断提升。只要你有钱、有时间,花点精力,就能够去享受。玩得好不好,也不是很重要。它们没有评判标准,谁都能从中得到愉悦感。

  • :pushpin: 如果仅仅停留在消费的层级上,就未必是好事了。为什么呢?主要的原因是仅仅通过消费获取快乐,会不断拉高我们的阈值,从而让我们陷入更大的空虚之中。

  • :pushpin: 打个比方。你饿了,动手做一顿饭,吃完,很舒服。这里,通过创造获得快乐,那么你的快乐就来源于“我做了一顿好吃的饭”这件事情。而通过消费获取快乐,你的快乐来源的是“我吃了一顿好吃的饭”这顿饭本身。

  • :pushpin: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一旦你的阈值被调高了,你就很难适应创造性的快乐了。因为创造性的快乐,必须先付诸行动,经历困难,才能获得回报——但对于我们已经被廉价快乐所“训练”过的大脑而言,在没有兑现快乐的情况下,去付诸行动,换取并不高的回报,就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这就是导致许多人陷入空虚感的原因之一。

  • :pushpin: 什么是消费主义?就是让你去花钱、去消费吗?没这么简单。消费主义的实质,是一种对人的价值的异化。它会不断地向你灌输这样的观念:你的价值必须由外界来评判。你必须融入一个圈子,贴上一些标签,拥有一些故事,别人才能识别你、定义你,从而使得你具有价值。

  • :pushpin: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你是谁,是什么层次的人,不是由你自己定义的,而是由你说什么语言,穿什么衣服,住在什么城市,在什么公司上班,做什么工作,交什么朋友,用什么日常用品,有什么爱好——比如,读什么样的书,听什么样的歌,看什么样的影视剧……来定义的。

  • :pushpin: 有趣的是,理论上来说,一个人对外的形象,应该是他内在的投射。你应该先有内在再有外在。但在消费主义看来,外在形象远比内在重要得多。你是什么样的人,大家并不关心;大家关心的,是在他们眼中,你是什么样的形象。

  • :pushpin: 于是,一样东西就应运而生了:品牌。品牌会带来溢价。而为宣传品牌而制作的广告会告诉你:你是谁,就用什么样的产品;用什么样的产品,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当一个社会里,所有人都接受了这样的设定,它就会成为一个共识。这种共识会反过来对每个人形成“规训”,将这种被灌输的观念内化,变成“自己的观念”。从而,“圈子”就出现了。

  • :pushpin: 你感受到“我成了某一类人”,只是为了给自己一张入场券,那这就是一种消费主义陷阱。

  • :pushpin: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进入了这个陷阱呢?我有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当你获取和消费一样东西时,问一问自己:如果全世界除了我之外,没有人知道我拥有它,我还会想要它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或者你犹豫了,那么你很可能就落入了陷阱。

  • :pushpin: 许许多多产业和兴趣领域,都是由这套“消费主义齿轮”驱动前行的。它们本质上,都是一张张“圈子”的会员卡。

  • :pushpin: 大部分消费性的娱乐,都属于这一级。

高一级的快乐,是给你长期稳定的满足和归属感。它会使你的幸福曲线平稳上升,让你感到每一天都有所收获,是充实的,没有虚度。学习,成长,一份满意的事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稳定前进,属于这一级。

最高层级的快乐,是给你意义、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它不但会使你的幸福曲线平稳上升,更会不断“堆高”你的高度,帮你找到使命和方向,让你联系更多的个体,乃至于世界,为你的生命赋予更崇高的意义。

创造,给予,帮助,连接,就属于这一级。

为什么说创造是最高级的快乐呢?因为,只有当你投入行动去创造一样东西,去通过你创造的东西连接、影响、帮助到其他人,你才会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你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你在这世界上,是有一个明确的、可感知的“位置”的。

  • :pushpin: 高一级的快乐,是给你长期稳定的满足和归属感。它会使你的幸福曲线平稳上升,让你感到每一天都有所收获,是充实的,没有虚度。学习,成长,一份满意的事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稳定前进,属于这一级。

  • :pushpin: 最高层级的快乐,是给你意义、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它不但会使你的幸福曲线平稳上升,更会不断“堆高”你的高度,帮你找到使命和方向,让你联系更多的个体,乃至于世界,为你的生命赋予更崇高的意义。创造,给予,帮助,连接,就属于这一级。

  • :pushpin: 创造和消费,并不是按照具体的爱好和兴趣去划分的,而是按照你对其的投入、付出和“精进”来划分的。

  • :pushpin: 再举个例子。同样是摄影,一个人追求的是买更贵的器材、用更好的镜头,但并不花心思在精研技术上,而是随波逐流随便拍一拍,那么这就是一种消费的快乐。反之,一个人用手机摄影,但经常琢磨和学习优秀作品,有强烈的通过影像去表达和记录的欲望,并且花了很多心思在如何拍出更好的作品上——这就是一种创造。

  • :pushpin: 一个爱好,你拥有它、体验它、享受它,这是第一级。你去深入了解它、学习它,这是第二级。你在了解和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把它提升到较为专业的水平,能够帮助它变得更好,或者帮助更多的人去接触它、了解它,这是第三级。

  • :pushpin: 所以,为什么说“去创造,不要停留在消费”?因为,创造是最能够体现和产生价值的活动。它跟消费恰好是对立的。它的本质,就是让我们把定义价值的权利,从消费主义的手里,重新夺回来。

  • :pushpin: 创造者的视角

  • :pushpin: 当你不满足于最外层呈现给接收者的表象,试着开始从它的结构和底层原理去思考问题时,创造,便诞生了。

三个问题,帮你安排好每一天

  • :pushpin: 三个问题,帮你安排好每一天

  • :pushpin: 我能腾出多少“整段时间”?

  • :pushpin: 决定我们每一天的成果和产出的是什么?并不是你投入了多少时间在工作上,而是,在这些工作时间里,有多少“整段时间”。

  • :pushpin: 什么是整段时间?它指的是至少有4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能够不受打扰、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在眼前事情上面。

  • :pushpin: 实际上,一个简单的结论是:每一天,你能够有多少留给自己的“整段时间”,你就能够做出多少有效成果。

  • :pushpin: 许多追求“高效”的人,恰恰很容易犯这个毛病。他们追求的是把更多的事情打散,安排在每一天的行程里,见缝插针去做。但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对所有事情都草草了事,只能勉强做到及格,很难真正做出成果。

  • :pushpin: 更好的做法是有意识地舍弃和推迟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挤出时间,再把这些时间汇总起来,形成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整段时间”。再在这段“整段时间”里,去做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这可能是最重要的项目,可能是学习和成长,可能是对未来规划的思考……

  • :pushpin: 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是在每一天的时间里,先减去那些“固定事项”锁定的时间,再针对剩下的时间,尽可能去“化零为整”,把琐碎的事物安排到同一个时间段,尽可能腾出更多不受打扰的“整段时间”。

  • :pushpin: 压缩、节省不可支配的时间

  • :pushpin: 比如,能否提高沟通效率,把所有的信息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讲清楚,避免反复不停地查收和回复?

  • :pushpin: 用一些自动化、规范化的东西来辅助

  • :pushpin: 我能不能对时间“化零为整”?比如,划分出几个专门用来沟通的时间段,把所有的沟通任务放在这个时间段里面,避免对其他工作的打扰?

  • :pushpin: 尽量避免过长的时间耗用

  • :pushpin: 原则就是:把所有琐碎的事情合并起来,汇总到一起,一次性做完,避免它们打断我们的工作思路和状态。通过这种方式,腾出更多属于自己的“整段时间”,让自己能够全身心投入最重要的事情上。

  • :pushpin: 你可能会发现,这样安排下来,你每一天所能够腾出的整段时间并不多,也许只有2~3个小时,但这就是你一天里面,真真正正属于自己,能够去创造价值、让自己跟别人产生差异的机会。甚至可以这么说:你一天里面,其他所有的时间,都是为了“支撑”起这些时间,让它们能够不受干扰,让你得以好好利用它们。

  • :pushpin: 觉察和接受:不去强迫自己保持注意力,而是顺其自然。控制不住时就让它走神。等觉察到自己似乎走神了,再顺其自然地把它拉回来。

  • :pushpin: 分解和挑战:把要做的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小的挑战。挑战自己,让自己在设定的时间内把它完成。

  • :pushpin: 休息和转移:做完一个小挑战之后,也不要让自己过于懈怠。避免让注意力转移到被动的担忧上面,而是进行“主动休息”,比如读一点需要动脑子的资料,写一点工作复盘和记录,看一点需要动脑子的知识类视频或纪录片……

  • :pushpin: 我能避开哪些“时间黑洞”?

  • :pushpin: 什么是时间黑洞呢?它指的是,在你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你无意识的、习惯性去做的事情,包括种种日常琐事,以及你各种无意识的不良习惯。

  • :pushpin: 尽管这些事情看起来都很小,但它们累积起来,就可能逐步吞噬我们的时间资源。

  • :pushpin: 能不能尽可能缩短它们的时间。

  • :pushpin: 避免把自己宝贵的时间,空耗在这些维持日常运转的琐事上。

  • :pushpin: 如果实在难以缩短,也可以考虑另一种方式,那就是把这些时间黑洞,转化为我们的能量仓库,让我们从这些琐事之中获得能量、得到休息。一个有效的做法是把这些琐事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仪式感”,让它们成为自己休息和疗愈的契机。

  • :pushpin: 你可以把这些琐事固定到固定的时间、确定的步骤,以及固定的场景里。也就是说,让你的生活保持稳定。

  • :pushpin: 在同样的时间吃饭,同样的时间做家务,同样的时间洗漱,同样的时间写日记,同样的时间上床睡觉。

  • :pushpin: 实验表明:重复简单的日常仪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清醒地思考问题,提高对任务的表现。

  • :pushpin: 什么样的仪式才能起到作用呢?答案非常简单:只要它足够精确,经常重复,并且遵循严格的顺序就可以了。

  • :pushpin: 为这些事情设定一个明确的边界,不要让它们越雷池一步。

  • :pushpin: 当然,一旦你习惯了这种做法,就不需要定闹钟了。你可以在脑海中培养起一个时间观念,不论你在做什么事情,都能够大致估算一下:现在大概过了多久?我已经做了多久?那么,你就可以及时提醒自己:是时候停下这些低价值的“打发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 :pushpin: 我走在自己想要的方向上吗?

  • :pushpin: 什么是成果清单呢?简单来说,就是找一个“整段时间”,让自己回顾过去的一整个周期,比如一周,一个月,一个季度。想一想:我这段时间都做了哪些事情?把它们列出来。具体的周期可以以你的实际情况来定。比如你每周做一次,那就以周为单位;你每个月做一次,那就以月为单位。

每列出你做的一项成果,就在后面给它简单地打一下分:这件事情从长期来讲,对我的成长、目标和生活的意义,有多大的价值?

如果你发现,你在很长的一个周期里,一直在做一些低价值的事情,那么你就要警惕了:也许,你已经偏离了自己设定的目标。

这可以帮助你有效地校准自己的方向,时刻避免自己“浪费时间”。

2 针对“怎么做”,做KPT复盘法。

五个技巧,让你效率爆表

  • :pushpin: 高效并不是多任务,而是懂得区分优先级

  • :pushpin: 大脑是无法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它只能一项一项地处理。

  • :pushpin: 我们在同一段短暂的时间内,只能把极少数的信息储存在工作记忆里,让大脑对其进行处理。一旦超出这个负荷,我们就不得不把先前的信息清除出去,再重新写入。

  • :pushpin: 这个研究测试了多种不同的音乐,包括有歌词的音乐和纯音乐,结果发现:不管有没有歌词、参与者喜不喜欢,当他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工作时,他们的创造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 :pushpin: 这就是第一个技巧,永远不要追求多任务,而是专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一次只做一件事。

  • :pushpin: 专注不是长时间工作,而是少量多次的冲刺

  • :pushpin: 那么问题来了:心流是可以持久的吗?或者说,我们有必要追求长时间、专注不停地工作,让自己沉浸在心流之中吗?这其实也是不可行的。

  • :pushpin: 实际上,更直接、有效的做法是什么呢?是锻炼我们快速进入心流状态的能力。

  • :pushpin: 如何划分阶段呢?我一般不以时间为单位,而是以工作内容为单位。像前面这个例子,我会把文章大致划分成5~6个部分,每一个部分为一个阶段。做完了,就休息一下,换换脑子,干点别的事情,比如回复信息、整理资料,等等。

  • :pushpin: 状态不是等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

  • :pushpin: 这个原理可以迁移到很多地方。比如:为什么许多人远程工作或自由职业时,在家里总是感到状态不佳?原因就是大脑已经把家里与“休息”建立起了联系,从而导致你在休息状态和工作状态间产生矛盾感。

  • :pushpin: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吃完午饭,休息一下之后,一般会泡一杯茶,再开始工作。那么久而久之“泡一杯茶”就会成为我启动工作状态的一个触发器。一旦我泡一杯茶,大脑就会知道:下一步,该开始工作了。从而更容易进入工作状态。

  • :pushpin: 把工作状态跟某个固定的场景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帮助我们更容易进入工作状态,更不容易分心。

  • :pushpin: 节律不应该千人一面,而要结合自己的实际

  • :pushpin: 因此,许多人认为早晨更高效,主要是因为早晨刚起床时,腺苷被清理一空,大脑处于最清醒的状态。但这并不是说腺苷在一天里面无法被清除。实际上,当我们吃饭、休息、转换思绪,以及把大脑“后台”的杂念清空时,都可以消除腺苷,把它们重新组装成ATP,供大脑使用。

  • :pushpin: 这就是第四个技巧,结合你自己的作息习惯和工作性质,找到你一天里面稳定的三种时间节奏,按照这个节律去安排自己的工作。

  • :pushpin: 其实很简单,我会把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分成三张清单,分别是:行动清单,问题清单,以及甜点清单。

  • :pushpin: 行动清单,顾名思义,记录在上面的内容,都是我可以立刻去执行的行动。任何一项工作,我都会先抽一点时间,对它进行分解,把它分解成最小、最直接的步骤,再记录到清单上。这样,当我需要行动的时候,就可以立刻去做,不需要再浪费时间去想。

  • :pushpin: 举个例子。“确定分享会的讲稿”这件事,我会把它分解为列出分享会讲稿大纲,确定进入讲稿的案例,撰写分享会讲稿初稿,跟对接人员沟通初稿,列出所需PPT清单,完善并最终确认分享会终稿……再把以上任务,逐项写上截止日期,放入行动清单里。

  • :pushpin: 问题清单是什么呢?一切需要在脑海中构思、筹划,而不是通过行动去解决的任务,我都会放到这里。

  • :pushpin: 当我的某项工作告一段落了,感到有些疲惫了,我也会站起来活动一下,做些别的事情,让大脑调剂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把问题清单拿出来,换换脑子,让大脑思考一些别的、新鲜的问题,从而为大脑“按摩”。

  • :pushpin: 第三个清单叫作甜品清单。它就像餐后甜品一样,我会在里面放一些非常简单、无需动脑、没有时间限制的小事,让自己在状态不佳的时候,可以打开来立刻去做,为自己快速“回血”。

  • :pushpin: 什么样的小事呢?包括:整理文档,整理笔记,搜集素材,整理照片,资料归档……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琐碎。虽然不那么重要,但每次你完成它们,都可以给自己带来一分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帮助自己快速摆脱低落的状态,快速振作起来。

  • :pushpin: 通常,在做完2~3项甜品清单的任务之后,状态就可以回到一个不错的水平,开始去着手完成更重要的任务了。

如何有效地休息

  • :pushpin: 很多人对休息,其实一直有两个误区。1.工作的时候要专注,能越长时间专注工作越好,等事情都做完了再去休息。2.工作的时候动脑已经很辛苦了,休息就别动脑了,做点不费脑子的事情吧。

  • :pushpin: 我把这种模式,叫作“被动休息”。它其实是低效的。一方面,工作过程中持续的运转和耗能,会让我们的体力和精力严重透支;另一方面,这会导致我们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被不断占用、侵蚀,从而无暇投入对自己真正有成长、有价值的活动之中。

  • :pushpin: 这就是被动休息的含义:我们的精力已经严重透支了,不得不去休息,通过休息让精力的“债务”回归零点,继而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 :pushpin: 更好的模式是什么呢?我把它叫作主动休息。简单来说,就是工作和休息交替,而不是专注长时间地去思考和工作。这就是主动休息的第一条原则:交替工作。也就是主动掌控工作和休息的节奏。

  • :pushpin: 这与本章第四节的“少量多次,不断冲刺”技巧也是一致的。真正的专注,不是长时间地投入工作,而是先集中精力工作一段时间,休息,转换思绪,恢复精力,再继续集中精力工作。

  • :pushpin: 休息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呢?这就关乎主动休息的第二条原则:动脑休息。

  • :pushpin: 前面讲到,很多人的误解是:休息就是要不动脑子,让大脑彻底放松,无所事事。于是,很容易变为刷剧、刷手机、闲聊,甚至发呆。这其实是错的。为什么呢?因为,大脑是无法“不动”的,只要我们醒着,它就会一刻不停地运转。如果你不给它外部的刺激,它就会转向内部,开始通过DMN模式漫无目的地反刍,从而让你陷入不安定的情绪波动之中。

  • :pushpin: 所以,一个更好的休息方式是什么呢?是采用中低耗能的模式,去做一些跟日常工作不同的事情,激活大脑不同的运转模式,给大脑足够的新鲜感和成就感。

  • :pushpin: 我自己会有一个做法,叫作“齐头并进”。简单来说,就是会有一张表格,里面列举了两大类东西:一类是我读到一半的书、文献、资料,看到一半的纪录片;另一类是我在写的各种各样的写作项目,比如对生活的记录和观察,对某本书的评价和思考,对某个点子的发散性创意,以及能用到课程里的延伸阅读……

  • :pushpin: 有一个点可能是很多人难以理解的: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休息。这就是主动休息的第三条原则:心灵空间。

  • :pushpin: 如果我们在白天的时候,可以通过交替工作和动脑休息,使得我们的精力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状态良好,那么晚上我们做点什么好呢?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要去休闲,比如玩游戏、看电影、看小说……这些当然是可以的,不过我会建议你每天抽出一段固定的时间,去做一些超出生活日常模式的事情。

  • :pushpin: 什么意思呢?就是投入精力,动脑、动手去探索一些日常不会做的事情。比如:学习一门手艺、技能,接触一个新领域,培养一个兴趣爱好,等等。

  • :pushpin: 其重点在于每天给自己一段固定的时间,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让自己能够充分地发挥好奇心、创造力,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有一定门槛的、需要动脑思考或动手的事情。

  • :pushpin: 设定边界,别把主动权交给别人

  • :pushpin: 很多缺乏边界感的人,很容易在工作中承担过多的外部压力,从而导致自己疲于奔命,一直在忙着解决“要我做”的事情。

  • :pushpin: 第一点,你必须非常明确哪些是你应该做的,哪些是你可以选择做或不做的;哪些是非常重要、优先要做的,哪些是可以缓一缓、或可以转交给他人去做的。

  • :pushpin: 不需要计划得非常细,但你需要知道,你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需要做些什么,有多少时间是被“锁住”的,多少时间是有余力、可以自由安排的。而不是来者不拒。

  • :pushpin: 永远要记住两件事情。1.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不存在“把事情做完就好了”,我们应该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追求平衡、舒适和可持续。2.别人的事情是别人自己的课题,不是你的,不需要过度担责,要学会课题分离。

  • :pushpin: 所以,平时可以与需要合作的人说明你的习惯和工作节奏,想办法去找到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平衡,避免过度迁就别人。

  • :pushpin: 最后强调一点:拥有充沛的精力和脑力,最关键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健康的身体。如果你的健康被透支了,那么,你是绝对不可能拥有充沛的精力和清晰的思维的。因此,一定要照顾好我们的身体。

  • :pushpin: 睡眠:保持每天晚上至少7.5小时(5个周期)高质量的睡眠。充分的睡眠,是让我们的大脑保持敏锐、活跃性价比最高的办法。锻炼: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至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至150分钟的剧烈有氧运动。再不济,也尽量每天保持行走7000步的活动强度,这对我们身体和大脑的运转都极其有益。饮食:保持饮食均衡,尽量使饮食多样化,兼顾肉、蛋、奶、豆类、蔬果、粗粮、海产品等食物的摄入,避免过于单一或极端的饮食方式。

后记 写给同频者的邀请函

  • :pushpin: 在这几年的写作里,我一直在做一件事情:这个世界上,肯定有着许许多多的人,也曾经或正在被类似的烦恼所困扰,可能难以被身边的人理解,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和渠道。那么,为什么不把这些人聚拢起来,让他们在这里彼此看见,互相支撑,找到理解和共鸣呢?这本书是我公众号的一个延伸,也是一次新的尝试,我想通过它,让大家彼此连接,每个人都不再是一座孤岛。

  • :pushpin: 这种生活无聊吗?其实并不。对于一个喜欢探索和求知的人来说,思考本身就是最大的乐趣。

  • :pushpin: 1 适合心理学入门学习的教材和专著

《心理学与生活》,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

《这才是心理学》,基思·斯坦诺维奇著。

《社会心理学》,托马斯·吉洛维奇等著。

《社会性动物》,艾略特·阿伦森,乔舒亚·阿伦森著。

《认知心理学:心智、研究与生活》,E.布鲁斯·戈尔茨坦著。

《理性情绪》,阿尔伯特·埃利斯著。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系列,戴维·伯恩斯著。

《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葛詹尼加等著。

2 本书中提到的部分经典理论的出处

参考资料

读书笔记

节能:为了不思考,人类什么都做得出来

划线评论

  • :pushpin: 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当我排队时,我选的队伍总是走得最慢、最不顺畅的。但实际上更有可能的情况是什么呢?当你排队很顺畅的时候,它不会进入你的意识里;而当你排队不顺畅时,你会更容易注意到它,从而记住这件事情。
    • :thought_balloon: 感同身受

预测:喂给大脑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

划线评论

  • :pushpin: 成长就是不断地把“费力”的事情,变得不再费力。这背后的机制,就是大脑调整了自己的心智模型,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在对应的功能上,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去适应环境、处理环境。
    • :thought_balloon: 我们在使用 AI 工具的同时,是不是让脑子偷懒了?然后还美其名曰“提升效率”。感觉这两者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地方,又想提升效率,又想提高大脑的能力。

愤怒、恐惧、焦虑,它们来自哪里

划线评论

  • :pushpin: 焦虑的本质是我们感受到了威胁,但不知道这个威胁有多严重,也不知道我们是否有能力去解决它。于是它就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持续不断地占用大脑资源,让大脑无暇处理更重要的事情。因此大脑才给我们发送“焦虑”的信号,希望我们能快速解决问题,赶紧去消除这个不确定性。
    • :thought_balloon: 经典很多 ddl 堆积的时候,异常焦虑,结果实际去解决问题之后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

七个日常练习,提高情绪免疫力

划线评论

  • :pushpin: 后花园
    想办法为自己找到一个心灵的“后花园”。也就是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把它作为一种休息和放松的方式。这个爱好最好是你感兴趣,愿意投入时间去动手创作的。要与主业区分开来,同时也是你做得不错的。满足越多条件越好
    • :thought_balloon: 做这些事情的意义有的时候并不是他们本身,而是给自己做一个放松和调节

系统优化法:把自律变成自驱

划线评论

  • :pushpin: 很多人之所以能够自律,并不是他们喜欢苦行、喜欢逼迫自己,而是因为他们从中获得了乐趣。
    • :thought_balloon: 增大动力

别走捷径:记忆是思考的痕迹

划线评论

  • :pushpin: 生活不是考试,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只有“更适合自己”的答案。
    • :thought_balloon: “更”说明这个答案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的

重塑知识:在脑海里画一张知识地图

划线评论

  • :pushpin: 一整片零散的节点连接到一起,产生一种妙不可言的愉悦感。
    • :thought_balloon: 平常在学习或者阅读的时候,当我找到某个概念和另一个概念产生联系的时候,确实有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愉悦感,感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更近了一步,而且更加全面了,也许正是形成了“网络”吧。

核心方法:INKP知识管理法

划线评论

  • :pushpin: 如今,几乎所有的笔记软件都提供双向链接或反向链接。
    • :thought_balloon: 目前用的 obsidian 还不错

变“任务心态”为“实验心态”

划线评论

  • :pushpin: 什么是实验计划呢?简单来说,它需要包含以下几点。
    设计目标:我要调整的是什么,哪个地方是我可以去做出改变的?
    实验对照:我可以尝试着采取什么样的做法,让它跟原本的做法形成对比?
    观察结果: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哪些因素是重要的、关键的,需要我去留意和关注?
    • :thought_balloon: 改什么,怎么改,改了之后怎么样

划线评论

  • :pushpin: 不是由于局限在小天地里得到安全感,而是由于接触到的信息网络和资源网络越来越广,有无数的可能性,从可能性之中来获取“安全感”。
    • :thought_balloon: 意识到“安全感”不仅来自于稳定,还能来自于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并且去加以实践,才能实现“安全感”来源的良性转移。

四个思维模型,看透事物本质

划线评论

  • :pushpin: 它的本质,就是帮助你,从更高的维度,用整体的视角,摒弃掉纷繁复杂的干扰,去专注于它的“输入”和“输出”。
    • :thought_balloon: 这里的“整体”和前面一节的差别是,前面的整体说的是思考问题的高度和广度,而这里侧重于说关注一个系统对“输入”和“输出”的影响

消费和创造:实现更高层级的快乐

划线评论

  • :pushpin: 反过来,通过消费获得快乐,你并没有付出任何的行动和努力。因此,奖赏回路会陷入困惑:它该奖赏什么呢?既然无法奖励行动,那只能奖励结果了。因此,这种快乐会不断堆高我们对于结果的期待,也就是我们的快乐阈值。久而久之,我们就会不满足于现有的快乐,从而被推着去寻求更刺激、更剧烈的快乐,来满足大脑愈加高涨的需求。
    • :thought_balloon: 吸毒

本书评论

书评 No.1

凝练、生动地讲述了人的心智运作的方式,让你重新审视你自己。 ^565011740-7OJLmjrbI
:stopwatch: 2024-02-04 23:34:28

8 个赞

复制到我的notion上是不是意味着我也算看过这本书了 :grinning:

哇,好认真

没看完,但是觉得大佬强

哈哈,只是划线画的比较多

这样边看边打字,很难入脑?

不是打的,我用的是微信读书,看书的时候,把觉得写的好的段落划线,然后这么多是导出来的

666,有送你会员啥嘛?早期有,很久没用了,主要是没时间,地铁上也不适合看需要思考的(易过站 :upside_down_face:

现在还有送免费的,免费的可以看一些书,部分书需要付费会员卡。我用免费的+¥买了付费卡,算下来年付72,可以接受。不过对免费的用户来说,实际上他也允许你把盗版的电子书导进去,也完全可以看,主要是他这个软件设计的比较好,比如说笔记管理、社区交流等等。这算是腾讯最良心的软件之一了。

地铁坐过站太真实了哈哈 :smile:

之前过站了多次,然后自然戒掉了 :upside_down_face:

早期送的很多,分享都有币,唯一不足是一些专业向的书比较少,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某个角度触发,这个app算是半公益了,晚点重新下载看看 :yum:

如果能坚持天天看,而且30天看够30个小时,那么就可以5块钱一个月的会员了哈哈

之前是一只白嫖,我号里居然还有送得小100,周末看看买啥书 :yum:

太长了。ob 的微信读书默认模板不太适合阅读。《认知觉醒》也值得读一读

1 个赞

全是干货,但是你的时间记录让人看得头晕哈哈哈哈

1 个赞

换了一个模板,这样应该看起来会好一些。

1 个赞

看过 好评
就是不知道怎么实践

没准我们在同一个群

看书很多,吸收改变很少~

yep

这本书刚出的时候看过,写得很好,后来还关注了他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