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恶”,指丑。“已”,苏辙本作“矣”,“已”、“矣”古通。
2: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想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言事物之可名者,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之类,皆以相对而存在。且皆相互依赖,彼此转化,包含着朴素辩证法思想
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圣人:儒家的圣人是伦范化的道德人;道家的“圣人”则体任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世界,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
无为:福永光司说:“老子的无为,乃是不恣意行事,不孜孜营私,以舍弃一己的一切心思计虑,一依天地自然的理法而行的意思
不言:意指非形式条规的督教,而为潜移默化的引导。
4: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攻成而弗居.
辞:主宰之意,有不加干涉之意.
物兴起而不造作事端;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
5: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没。
知识点:善恶/无为/不言
【今译】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
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
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
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万物兴起而
不造作事端;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
自我夸耀。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没。
通俗引述:
老子认为形而上的道是“独立不改”、永恒存在的,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
本章以美与丑、善与恶说明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
对待的关系中产生的。而对待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此一切事物及其称
谓、概念与价值判断,亦不断地在变动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
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则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反关系中,显现
相成的作用:它们互相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PS:相关电子书放在此频道了,欢迎大家来共读。Telegram: Contact @think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