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和错觉

焦点效应和透明度错觉的成因:1.社会环境对自我知觉的影响;2.带有自我服务色彩的自我判断;3.自我关注激发的社会行为;4.社会关系有助于我们界定自我。

2:自我的概念:我是谁

自我的核心:1.自我图式(我们组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板);2.可能性的自我。
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因素:角色,比较,评价,成败与文化。

自我与文化————

个人主义滋生:随着时代发展,许多国家具有个人主义发展趋势。这是文化环境与家庭环境互相作用下的结果。(个人主义较多出现独立的自我(社会关系与参与);集体主义下常孕育相互依存的自我(心灵成长与完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没有明确的地域界限,但常作为文化变量来研究。)
文化与认知:相互依赖性自我会更乐于从人际关系和环境中定义自我,其目标主要是协调并支持所处的群体;个人主义自我的焦点比较聚焦,通常会忽视整体的细节,其目标也更注重自我的恒常性。
文化与自尊:集体主义(自尊是弹性的,会因为评价和环境而改变);个人主义(与自我感受为主)

自我认识:解释行为(蹩脚的预言家),预测行为(规划谬误),预测感受(影响偏差{幻想与现实的边际效用递减}与免疫忽视),自我分析的智慧与错觉(对思维结果了解比思维过程要多;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不同)

3:自尊的实质与其动机力量

自尊:对自我的全面评价。
自尊动机(两种理论:自我发展论与恐惧管理论);自尊的阴暗面(低自尊者的童年悲惨遭遇与高自尊的反社会分子;高自尊+自恋=高概论攻击行为;低自尊者的反社会行为与童年阴影相关。)
自恋人数增加:与物质主义盛行相关,同时虚拟社交也导致青少年的出现低同理心;研究表明高自恋+低同理心的取得社会成就的概率也会变低。
低自尊与安全型自尊的特点:低自尊对他人的评价偏消极负面。安全型自尊的人更注重内在特质的发展。

4:“知觉到的自我控制”的意义

概念:通过观察到的行动来了解自我。
自我的能量(会消耗意志力并在事后反弹,但也可以通过练习不断加强);自我效能(积极暗示的力量;提升自我效能比提升自尊更能鼓励他人);控制点(内部控制点相信自己,外部控制点相信环境);习得性无助与自我控制(在某一领域投入意志力,能较好抵御其它领域的诱惑);过多选择的代价(降低满足感,同时信息过载会让人回避一些对自己更重要更好的选择)

5:自我服务偏差

概念:个体倾向与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知觉。
对消极和积极事件的解释(自我服务归因是人们最强的偏见之一);自我评估过高;盲目乐观(增加自我效能感但也增加了现实风险。乐观与防御性悲观兼具价值);虚假普遍性与独特性(认为自己的失误是普遍的,自己的优点是独特的);对自我服务偏差的解释(记忆or自我服务?);反思(适应性:自我服务偏差降低抑郁同时带来自我实现。不良反应:带来嫉妒和不满,以及造成群体服务偏差)

6:自我表露的管理

概念:也作自我表现,指我们想让外在观众与内在观众展现一种受赞许的形象。
自我妨碍(对自我形象和自尊的保护,将错误归于外因);印象管理(熟悉的环境里,自我表现并不需要意识参与。耗能低效但高自我监控的人离不开)

反刍思考:

社会中的自我真复杂,本章前半部分主要探讨了两种文化下的两种人,即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下的高自尊和低自尊者。中后部分探讨了知觉的自我控制论和自我服务偏差,在自我控制论中着重论述了自我效能的积极价值,在自我服务偏差的章节里着重论述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为什么这种偏差广泛存在的成因。自我服务偏差让高自尊的人更倾向自我表现,总的来说,在社会交往和自我发展中,自我服务偏差弊大于利;但从生物学角度出发,这种偏差之所以存在,仍然是它能帮助个体更好地生存下来。

PS:相关电子书放在此频道了,欢迎大家来共读。Telegram: Contact @think9991

3 个赞

每日看大佬看书

2 个赞

感谢你的分享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