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高中的时候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常怀疑我是不是也是一个疯子?

序言
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这是⼀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不过必
须注意的是:看似。
多年前我曾经收到过⼀张⽣⽇卡,上⾯写的那句话很动⼈:最精彩
的,其实就是世界本⾝。也就是看到这句话不久,我希望在有⽣之年
能够环游世界,因为总觉得有必要认识下⾃⼰⽣活的这个星球。也就
是有了这个愿望后不久,我想到了刚刚提到的问题:这个世界究竟是
怎样的。
在好奇⼼驱使下,我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和⽅式,花了很多时间和精
⼒去寻找答案。但是我发现,谁也说不清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
就在我为此困惑的时候,某次听⼀个精神科医⽣的朋友说起了⼀些病
例。然后好像明⽩了⼀些:明⽩为什么没⼈能说清这个世界到底是怎
样的了。
道说:这⾥是⼈间;佛说:这⾥是六道之⼀;上帝说:这⾥是天堂和
地狱之间的战场;哲学说:这⾥是⽆穷的辩证迷雾;物理说:这⾥是
基本粒⼦堆砌出来的聚合体;⼈⽂说:这⾥是存在;历史说:这⾥是
时间的累积。所有的解释都在这⾥。
看来,这个世界是有⽆数⾯的不规则体。
于是我开始饶有兴趣地问⾝边那些熟悉的⼈:在你看来,世界到底是
怎样的?
不过,并没得到态度认真的回答。

为什么呢?⼤概因为很少有⼈想过这个问题,也很少有⼈真的愿意⾯
对这个问题,因为⼤家都在忙着挣钱,找⽼婆,升职……很少有⼈在
乎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更多的⼈对于我这种不忙着挣钱,不忙着
找⽼婆,不忙着升职的⾏为表⽰不解,同时还半真半假地表⽰关注:
你疯了吗?
那么好吧,我决定去问另⼀个⼈群——精神病患者们,或者说,我们
眼中的精神病⼈。我带着复杂的⼼态,开始接触这个特殊的群体,想
知道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
我曾经接触的那些精神病⼈和⼼理障碍者,有相当数量的⼈逻辑极为
清晰(必须承认这也是我筛选后的结果),当然前提是在他们⾃⼰的
世界观⾥。⽽且⼤多也没那么危险(狂躁症除外)。总体说来,只要
做好⼼理和⽣理准备就没太⼤问题。
精神病⼈也有迥异的性格和⾏为⽅式:有喜欢滔滔不绝的,有没事找
事的,有沉默的,有拐弯抹⾓的,跟⼤街上的众⽣相没什么区别。但
是他们会做些我们不能理解的事情,会有我们从没想过的观点。他们
的世界观令⼈匪夷所思,他们以我们从未想到的⾓度观察着这个世
界。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很多⼈认为精神病⼈是难以沟通的。
我想,⼀些⾏为只看结果不⻅得能看明⽩,要是了解了成因就会好得
多。于是,从那天开始,我之后四年的业余时间,都在做这⼀件事
情,和精神病⼈接触。
某天中午,我突然决定结束了。⼀年之后,我决定把我积累的那些写
出来。于是也就有了你现在看到的这本书。
我希望读者能拨开⽂字和表象的迷雾,更开阔地接近这奇妙的世界。
我更希望,看完这本书后,你能有⾃⼰的想法和思考(邪门歪道、违
法乱纪、钻⽜⾓尖的不算)。这个⽐什么都重要。
我只希望这本书是⼀扇窗,能让你看到更多更多的世界,他们眼中的
世界。我也希望有⼀天你能够很坦然地说:让我来告诉你,在我眼
中,这是⼀个怎样的世界。

新版前言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六年了。
在写下上⼀句话之前,我花了⼤约⼆⼗分钟敲出⼀堆废话来,什么感
谢读者啊,感谢⼤家喜爱啊⼀类的,后来想想,删了。
我这是⼲吗啊,我⼲吗要去刻意说这些讨好的话啊,我⼜不是打包卖
⼼灵鸡汤的。只有严谨认真地写好内容才是对读者最好的尊重,否则
就算跪舔也⼀定会被骂的!所以我根本不需要去写那些⽆⽤的客套
话,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内容,⽽不是⼀个摇尾的前⾔或⾃
序。
想到这些我没啥压⼒了。前⾔就照实话路⼦来,嗯,不卑不亢、⼼平
⽓和。
2009年8⽉17⽇的凌晨⼤约两点半,我坐在桌前敲下了第⼀个字。也就
是从那个字开始,犹如⼀个漫⽆边际、奇妙的崭新宇宙诞⽣般,许许
多多沉寂在我记忆中的东⻄被唤醒并喷薄⽽出。它们既是物质也是光
影,混杂纠缠交织在⼀起,形成了某种概念和意义,⽴体地呈现在我
的眼前。在这之前我从未想过该去怎么看待那些记忆,也从未想过该
去怎么理解它们,因为我⼀直以为那只是⼀段记忆⽽已。但也许是憋
了太久,⼜也许那阵⼉实在太闲,所以我还是写了。很意外,没想到
尝试着写出来的东⻄对我来说居然是最具有冲击性的⼀次体会与解
读。这不由得让我想到⾃⼰在《催眠师⼿记》第⼆季中写下的⼀句
话:语⾔和⽂字是⼀种思维病毒,因为它能改写⼤脑回路——包括⾃
⼰。
相较⽽⾔,⽂字是语⾔的进化版,因为⽂字对语⾔有着某种膜拜式的
演绎——赋予其更深刻的含义或者更发散性的暗⽰。每当意识到这点
都会让我觉得⾃⼰似乎不是坐在电脑前敲字,⽽是在从事某种宗教性

的仪式。此时我的定位既是这场仪式的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同时还
是⼀名旁观者。这是⼀种很奇妙的体会。
接下来的⼏个⽉,那些⽂字被展⽰在更多⼈⾯前——被印制成了书。
当然,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本书的问题。
出版后的⼏年来,通过它我⻅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也认识了很多
有趣的⼈,接触到了很多有趣的想法,同时我也更好地认知了⾃⼰,
也进⼀步认知了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很奇妙,宽⼴⽽辽阔;这个世界很系统,严谨⽽规则。遗憾
的是虽然我们⾝处于这个世界中,可⼤多数时候仅仅只能感受到其中
的⼀点点罢了,更多的,我们则⼀⽆所知——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是的,我们的认知具有普遍性的狭义和⽚⾯。
记得在看《阿凡达》的时候我很羡慕那个星球的⼟著,他们⽆须做太
多,只要把藏在⾃⼰⼩辫⼦⾥的触⾓(也许是别的什么器官)与灵魂
之树对接就可以感受到⼤多数地球⼈穷极⼀⽣都⽆法体会到的感受
——与⾃然共鸣,从这个世界的⾓度去“看”这个世界本⾝,不必⾛弯
路兜很⼤的圈⼦去⼲点什么——静坐辟⾕隐居推测或者搞谁也看不懂
的哲学,什么也不需要。⽽且我相信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也真挚得
多,⼩辫⼦⼀对接啥都知道,想撒谎都没门。所以我猜他们的语⾔应
该相对很简单,⾄少⽆须那些感⼈肺腑的词句和描绘,⼀切交给⼩辫
⼦,保证准确⽆误,标准⼼灵沟通。由此我觉得他们当中⼤概也很难
产⽣精神病⼈吧,因为⼀切都能直接传达,包括压⼒、困惑、迷茫、
不解、纠结。
⽽我们不⾏。
由于个体上的差异性,我们有着很复杂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盾,
却⼜没有那根独特的、藏着触⾓的⼩辫⼦,所以我们只好全部寄托于

语⾔来传达思维。假如想让更多⼈知道,那么需要通过某种宗教性的
仪式——⽂字来实现。这点上倒是和潘多拉星⼟著们与⾃然沟通的⽅
式接近,我指仪式本⾝。
但即便使⽤⽂字我们也⽆法逾越体会上的差距,即不可能彻底感同⾝
受。也许正是因此才会有精神病⼈。因为我们做不到彻底传达出我们
的压⼒、困惑、迷茫、不解、纠结,于是也就有了所谓的⼼结。所
以,能够从别⼈的⾓度来看这个世界是⼀种极其珍贵的……呃……词
穷了……该怎么讲?体验?好吧,⼤概这意思吧,理解就好……你
看,我现在就⾝处于表述的困局当中。
就是这个最初的原点,让我产⽣了接触精神病⼈的想法。我⽤了⼀种
很笨的⽅法去体验另外的视⾓。⾄于对与错,好与坏,清晰与混乱,
逻辑与⽆序,这些都不重要(我不是找他们来刷存在感的),重要的
是某种近似乎宗教意识般的共鸣。我想要的,就是这个。
是的,⼀切并不是从2009年的8⽉17⽇凌晨开始的,⽽是更早,是从我
对这个世界、对我们的认知、对其他⾓度的好奇⽽开始的。
⾄今仍是。
因此,在沉淀⼏年后我写下了那本书;因此,六年后有了这个第⼆版
——把以前未完成的章节完成并加了进去;也因此,我絮絮叨叨地写
下了这个前⾔。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六年了。但我很清楚,⼀切还没有结束,⼀切
才刚刚开始。
2015年秋,云南⽟溪

16 个赞

0.0

2 个赞

当玄幻文看就是了

3 个赞

好书

3 个赞

悬疑故事会

2 个赞

这本书我看了两遍,准确的说是听了两遍,上班路上听,别有一番风味

2 个赞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txt

2 个赞

我高中看过,看的我有点像精神病 :crazy_face:

3 个赞

当时的感觉就是,跟郭敬明的书一样,无病呻吟

5 个赞

这本书给当年中二病的我看得特别带劲

3 个赞

慕容雪村是吧?

2 个赞

哇,厉害了,这个感悟

2 个赞

我认为这是一本烂书,打着什么科学的名号来写一些带有噱头的东西,和十宗罪一样很吸引初高中年纪的小孩子来读(我就是那时候读的,想来也是利用了我的猎奇心理),但是读完之后并不会有什么收获,反而会对某些情节感到有一些恶心,留下阴影。这样子并不有益于身心发展,很多人看了之后就疑神疑鬼,神神叨叨的,我觉得很不应该,最起码应该等自己的三观成熟之后"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呢。个人拙见,不做进一步探讨。当然,这种东西本就见仁见智,我们要辩证的看。

7 个赞

我觉得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它让我从一个不用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的发展。毕竟你怎么能够非常的确认他们所认为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呢?你不知道不代表他不存在,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的世界的范围,而不是所有人的世界的范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又怎么能用普罗大众的思想去评判个人的思想。

应该是上大学的时候读的,觉得自己可以去疯人院。。年纪再大一点其实写的也就那样,只是在喃喃自语罢了。。

楼主是自己写的这篇吗?为什么格式这么奇怪,而且很多异体字。这种异体字一般是别的网站防止复制使用的。

同意13我的部分见解
我在初中高中被这本书吸引,同学中也有觉得这本书NB的
现在回想起来,这本书确实给了我们一个别样的对生命的见解,但过于神化了。

我高中语文老师对这本书的评价和您的观点十分类似

1 个赞

精神病院里面不一定都是正常人,外面人的不一定都是精神病

2 个赞

不错的书本

2 个赞